政务公开 > 巴州区司法局 > 规划信息

巴州区司法局2017年工作安排

2017-06-05 10:54 来源: 巴中市巴州区司法局 作者:巴中市巴州区司法局

   2017年全区司法行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市、区党代会和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脱贫攻坚为主线,围绕一个目标(上档升位,跨越争先),着力两项服务(法治宣传、公共法律服务),抓好三大建设(规范化建设、班子队伍建设、基层基础建设),转作风,提能力,强素质,全面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加快发展,为决胜脱贫攻坚,奋力谱写“五彩巴中”巴州篇章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深化普法依法治理,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1.全面启动“七五”普法。制发巴州区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普法规划》、巴州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全面启动我区“七五”普法规划,深入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抓实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和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重点人群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落实责任,推动全社会法治意识逐步增强。  

  2.完善法治宣传工作机制。落实“谁主管 谁负责”“谁执法 谁普法”的普法责任机制,建立单位内普法和社会普法工作制度。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带头学法长效机制,探索实行领导干部和普通干部分类考试的制度。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建立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青少年普法工作格局。全面落实“以案释法”常态化工作机制。

  3.深化“法律七进”工作。坚持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等社会规范的教化作用,扫除普法盲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下乡”活动,着力培养乡村法律明白人和中心学法户,推进法治示范点建设,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编印村社干部识别违法犯罪行为法治宣传手册,引导村社干部知法守法。年内建法治村20个,法治示范村2个。

  4.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全面推进法治宣传阵地建设,以乡镇(街道)司法所为依托,建立“法治宣传辅导站”、村(社区)建立“普法学堂”。与“一区两园三环线”、巴山新居、特色小镇建设有机融合,培育、推广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充分发挥女子法律服务志愿团、法律顾问团等法律志愿服务专业团体作用,结合法治文艺、法治讲座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积极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相结合,提升宣传实效。

  二、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践行共享发展理念

  5.加快覆盖全区的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建设。依托区法律援助中心,建立集合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职能为一体的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梯次建立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切实发挥基层法律服务、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等职能。年内打造规范化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不少于10个。

  6.探索公共法律服务“互联网+”模式。积极利用微博、微信、网上政务大厅等新兴媒体和平台,提供法律服务在线咨询、网上化解矛盾纠纷等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享受及时便利、专业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

  7.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务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巴州区公共法律服务产品目录》,明确各类别公共法律服务的建设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标准等;开展案卷质量评查、建立执业诚信档案、质量跟踪检查等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反馈、评价、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确保公共法律服务产品质量。

  三、创新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群众安全感

  8.不断推进人民调解规范建设。开展星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创建活动。培育一批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中的先进典型。加强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联动。以提升纠纷调处能力为目标,促进队伍专职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开展人民调解案件评查,编撰优秀案例集锦。组织开展全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员培训,实现辖区内人民调解员普遍轮训一遍,人民调解成功率达97%以上。

  9.切实提升社区矫正管理水平。开展社区矫正执法人员培训,从严把握社区矫正调查评估,改善日常监管手段,规范日常执法监管行为。推行集中教育与个别教育、分段教育与分类教育、心理矫治与行为矫治、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四结合”教育模式,严格日常考核,加强重点时段、重点人员管控。建立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倒查机制,强化脱管追责制度落实。年内开展矫正执法检查不少于2次,社区矫正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2‰以内。

  10.深化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切实做好服刑人员信息对接、释放前衔接和刑满释放人员帮教安置工作,推进安置帮教基地建设,帮教对象建档率和帮教协议书签订率均达100%,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2%以内。

  四、强化法律服务,提升民生保障服务水平

  11.完善律师执业保障惩戒机制。制定我区落实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措施。加强律师思想政治建设、职业道德建设、业务素质建设和党的建设,建立完善律师个人档案,推行“三统一”,加强律师队伍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律师违法违规职业惩戒制度,规范律师执业,强化律师考核。落实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案件坐班制度。

  12.推进公证服务深度发展。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公证质量建设,建立公证案件质量评查机制和错案责任追究机制,加大对质量不合格办证人员惩戒力度;积极融入全省公证行业“一网通”,实现网上预约、受理公证业务。加强公证业务拓展,常态化开展公证员延时服务和预约服务,办理公证6000件以上。

  13.加大法律服务行业监管力度。严肃查处请吃送礼搞勾兑、私自受案、假冒律师等违规违纪和违反职业道德执业纪律等行为,严把法律服务年检注册关口,以规范化建设为考核重点,建立定性评价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自我评价与领导评价相结合、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法律服务考评制度,推进违规执业惩戒制度落实,提升考核质效。年内开展一次全区法律服务所主任培训。

  14.不断深化乡村法律顾问工作。围绕农村土地流转、集体资产收益分配、环境治理、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村务管理等提供法律咨询。引导法律服务人员积极为信访、调解、群体性、突发性案(事)件处置和社区工作提供法律服务,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加强乡村法律顾问服务精准扶贫工作指导,完善考核机制,有序推进贫困村法治扶贫“三到三免”(法治宣传到位、法律服务到位、社会治理到位,公证免费办、顾问免费派、官司免费打)专项行动。

  15.进一步提升法律援助影响力。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完善法律援助经济困难审查机制,探索法律援助参与申诉案件代理。完善法律援助律师值班制度,做好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军人军属等重点人群专项维权活动。开展法律援助进车站、进社区、进工地、进狱所等“面对面”宣传咨询,加强“法律援助明白人”培训,完善法律援助工作考核机制。年内组织开展案件质量同行评估和受援人满意度调查2次,建立规范化法律援助工作站1个。

  五、夯实基层基础,助力司法行政改革发展

  16.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强化干警职工的政治素养和党性观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持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力执行力建设,转作风,提能力,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规矩意识、纪律意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坚决维护党规党纪的严肃性。

  17.抓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建工作制度建设,明确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及其成员党建工作责任,健全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规范党内组织生活,严格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及“三会一课”制度;优化支部设置,加强党支部书记培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宣传表彰先进典型;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由注重组织覆盖和党员发展向“两个作用”发挥的转变。

  18.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干部选拔和岗位交流工作,建立公开透明的选人用人、能上能下用人机制,强化领导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开展轮值培训和技能比武活动,推动队伍正规化建设。做好干警招录培养工作,实现基层司法所人员有效补充。做好法律服务人员准入工作,提高队伍专业化水平。完善公务员绩效考核办法,强化日常考核的作用,推动效能建设。进一步做好信访、档案、保密、群团、离退休干部等工作。

  19.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党风廉政制度,落实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对违规违纪案件坚持“一案双查”,既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追究领导责任、党组织的责任。加强对司法行政、法律服务队伍的监督,规范执法和服务行为。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坚决纠治“四风”问题。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廉政谈话和约谈制度。切实做到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格依纪依法查办案件,做到有举必查,有查必果,违纪必究。

  20.强化资产配置管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监督,制定《司法行政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优化固定资产配置,完善无人司法所资产代管制度。推进执法执勤车辆使用管理监督规范化。

  21.加强科技信息化建设。强化科技保障,逐步建成包括执行和矫治管理平台、智能化监管安防平台、法律服务管理平台、普法网络平台、司法行政政务管理和政务公开平台、司法行政干警队伍信息化管理平台等六大平台的“一站式”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司法行政业务协同、信息共享。

  22.抓实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司法业务用房建设,加强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监督,继续争取业务用房后续资金,年内完成装修并交付使用。进一步规范司法所建设,年内规范化司法所建成率不低于60%。探索“1+N”中心司法所、片区所模式。开展经常化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司法所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