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巴州区教育科技和体育局 > 规划信息

巴中市巴州区教育科技和体育局2020年工作要点

2020-02-10 11:31

    2020年,全区教育科技体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市、区委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区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党对教育科技体育工作的基本方针,紧扣守底线、提质量、促发展的工作思路,聚焦制度建设年”“作风行风整治年”“基层减负年创建,全面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科技创新驱动,着力推进全民健身,聚力实现教育公平,奋力推动巴州教育科技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一)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持续抓好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四届九次全会、区委五届十一次全会精神进机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年中心组学习不少于10次,自觉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核心地位的政治自觉,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坚定理想信念宗旨、锻炼坚强党性的思想自觉,转化为指导基层实践、推动党建工作、改造客观世界的行动自觉。

(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的工作和党的组织建设在中小学、幼儿园、培训机构全覆盖,强化对两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选派党建指导员12名;深入实施三红工程,加快推进党建标准化建设,打造学校党建品牌10个;扎实开展三带三帮三谈活动;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严把入党标准,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00人次;规范党组织设置,做好党组织换届工作,强化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干部队伍数据库,选优配强专(兼)职党务、纪检干部。

(三)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 “两个责任;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区作风建设有关规定,深化正风肃纪,开展热点、难点问题专项整治;聚焦四风问题,紧盯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关键时段,加强监督管理,落实党内各项监督制度;持续整治中梗阻,增强执行力,惩治微腐败,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开展警示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规、党纪,全面提升拒腐防变能力,促进廉洁自律、依法履职;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校园,持续深化建清韵巴州、树家校新风主题活动和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宣传工作。

(四)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在意识形态中的统摄地位,切实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研究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密切关注网络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管好用好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加强政策宣传解读、信息发布和互动交流,推进党务、政务、校务公开;强化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健全舆情风险评估管控机制,严禁通过微信、QQ群发送文件和重要信息,建立和掌握可信、可管、可控的网络阵地;加强统战、宗教、保密等工作。

(五)强化主题教育开展。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部署和要求,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度化;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动检视问题全面整改;突出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用好学习强国等网络学习平台,持续深化理论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

二、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六)优化校点布局。小学低段就近入学、小学高段向中心校集中、初中向中心集镇集中、高中向城区集中的原则,结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背景统筹布局,加快城区高中外迁进程,持续推进教育资源整合;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科学拆并和设置村小(幼儿园),通过补建、改建或就近新建、置换、购置等方式促进小区幼儿园普惠发展,确保所有孩子就近入学。

(七)扩充教育资源。新建改扩建和租赁校舍2万平方米、运动场1.5万平方米;推进光正实验学校一期二组团建设;完成区四小分校、津桥湖幼儿园建设并招生投用;完成回风北路幼儿园、杨坝小院幼儿园建设;启动白云台小学(市委党校)购置、改建工作;开工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45套。

(八)推进教育信息化。整合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成以移动终端、智慧校园、智慧教育云为主要标志的智慧教育环境;强化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开展全区第十七届中小学电脑制作评选活动,开展教师信息素养及技能培训1000人次,开展省、市、区各类教学信息化竞技活动,落实十三五教育信息技术省级8个、市级11个课题应用研究及中期评估任务。切实规范学校教育信息化设备管理,全年集中到校指导不少于2次。

(九)强化教育装备推进一校一品装备特色化建设,完善高中课改、学校阅览室、环保教室设备配置,建立仪器设备维修维护机制,加强装备项目履约质量验收;落实危化品五双管理制度,规范实验三废的收集、贮存与处理,推进功能室及危化品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开展装备使用竞赛活动,强化实验教学研究与培训,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三、聚力深化教育改革

(十)深化名校引领。推进教育开放合作,深化浙川”“成巴等结对发展,引入更多省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发展模式,推进名校引领、区域联盟、校际联动,持续深化师资培训、教学管理、教研教改、活动开展、招生联考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

(十一)完善评价机制。实施推优创品工程,落实两推一述三挂钩机制;坚持层级管理,实行学区、学校捆绑考核;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家长、部门、社会四方评价体系,形成关心、理解、支持教育的合力。

(十二)深化人事改革。实施巴山优才计划三名工程,持续推进一支二派三带校际联动机制;完善教师交流轮岗机制,交流人数达到应交流的10%;推行教师区管校用制度改革,探索特设岗位聘用管理路径;创新幼儿教师聘用机制,以政府购买服务、探索试行幼儿教师特设岗位”“两自一包(经费包干、自主管理、自主招聘教师)等方式及时补充一批公办幼儿园教职工;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原则,推进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改革。

(十三)深化招考改革。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实行划片招生、随机派位,将优质高中招生计划的54%均衡分配到初中学校,将公办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的5%专项用于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持续推进标准化考点及防作弊系统建设和培训工作,不断强化招生队伍建设,有序推进高考改革。

四、协调发展各类教育

(十四)学前教育普惠化。落实《巴州区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强化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园,新增普惠性幼儿园4 所以上,创建市级示范幼儿园1所、区级22020年底,基本形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政策保障体系基本完善,学前一年、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98%88%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

(十五)义务教育优质化。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充分发挥城区优质品牌学校的辐射引领作用,优化义务教育招生办法,完善巴州城区义务教育入学区划调整及招生方案,规范招生行为,增加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加强对重点群体监控,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一个不少。

(十六)高中教育特色化。全面落实《巴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高考综合改革基础保障条件的实施意见》和区委、区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完善高考综合改革基础保障条件,推进多样化、特色化办学,打造巴中二中、区四中、区六中、巴中棠外、巴中光正等普高品牌学校群坚持普职统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贴近产业办专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快中职教育示范学校和示范专业建设,聚力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确保职业高中就业率达到98%、升学率突破93%

(十七)特殊教育融合化。结合巴州区第2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目标任务,落实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加快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提高普及水平和教学质量,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以上;加强特殊群体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建立有针对性和长效性的关爱体系。融合发展好继续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争创省级或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创建省级及全国优秀成人教育机构1家、社区教育示范点2个;加快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和网络建设步伐,加大晏阳初讲堂实践研究和品牌建设力度,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成人教育向社区教育转型发展。

(十八)民办教育规范化。坚持五独立办学原则,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登记管理,在202091日前完成民办学校办学属性初审。健全多部门联动参与的监管机制和黑白名单制度,全面推行民办学校年检制度,严格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持续加大整治力度,切实规范办学行为。

五、整体提升教育质量

(十九)夯实德育基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落实思想政治课新要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开展好童心向党”“我的中国梦”“我爱我的祖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建文明校园等系列主题活动;推进立德树人,正品成格新德育课题实验;深化团队工作改革,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规范学生军训,加强国防意识教育。

(二十)推进素质教育。严格按标准和规定开齐课程,落实安全、法律、环保三大常识进课堂;务实开展研学旅行,强化校外实践;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和科技特色培育,建立一批特色品牌学校,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严格执行体育课程计划,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创建书香校园,提升师生阅读和书写水平;举办中小学电脑制作、机器人竞赛活动;加强禁烟禁毒、防邪防艾及心理健康教育,抓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青少年近视和常见病防控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加强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坚决筑牢校园疫情防控网,确保疫情不在校园蔓延,切实保障师生健康安全。

(二十一)强化教学管理。围绕保底线、提质量、促发展基本思路,落实过程监管,扎实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开展教学质量抽样调查,注重质量反馈,强化结果运用;做好三展(学生作业和教师课件、课堂板书展示),严格教学考核。

(二十二)加强教育科研。完成省、市、区级教育科研课题立项50个,开展好课题研究过程指导、成果推广运用;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群文阅读研究成果展评及推广应用,深化中小学法制教育特色课程建设实践研究;充分发挥省、市、区级名教师、名校长的引领辐射示范作用,深入课堂开展教学研究和指导;开展统编教材培训、课堂教学展评、校际联动、学科联盟、名师送教等学科教研活动,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办好《巴州教研》,为一线教师搭建交流展示平台。

六、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二十三)巩固脱贫成效。实施好年度教育扶贫专项方案,抓好刚性指标、硬性任务及阶段工作落实,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常态压实六长责任制,构建控辍保学长效机制,有效遏制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辍学问题;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和对口帮扶工作;持续抓好挂包驻帮工作。

(二十四)化解大班额实省、市、区大班额化解规划,通过调整招生计划、整合资源、规范招生行为等措施,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56个,全面完成年度化解任务。

(二十五)精准教育资助。落实四重教育保障机制,健全三级资助管理机构,采取五专六到措施,确保政策宣传全覆盖,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应贷尽贷。完成发放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5300人,发放义务教育四类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生生活补助4800人,发放普高助学金和免学费5772人,发放中职助学金1094人,发放中职三年级生活费补助567人,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本专科生和中职生资助,完成幼儿保教费减免4300人。严格条件、精准对象,确保资金足额兑现。开展捐资助学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二十六)加强后勤保障。全面推进学校食堂 “五化建设,落实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学校厕所标准化建设要求,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项目,实现全区学校食堂综合管理和食品安全远程监管;深入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规范学校食品食材采购,加强学校科学配餐指导,确保食堂食品安全、资金安全,保障2.22万余名学生的营养健康需求;做好学生免费作业本发放、节能降耗、学生校服采购监管、学校后勤队伍建设、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等工作;统筹做好学校、单位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和服务工作。

七、强力推进教育治理

(二十七)推进依法治教。加强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设,完善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运行机制,年度召开12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开展七五普法,严格落实会前学法制度,加强法治教育、防邪禁毒教育,创建防邪禁毒示范校10所、依法治校示范学校9所;开展非法办学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探索部门间执法证据共享;进一步规范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行,扎实做好行政审批工作。

(二十八)加强安全保障。对照《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压实一岗双责40个岗位安全职责;落实三挂一蹲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督查问责机制,扎实推进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安全教育、应急演练、隐患排查整治、安全培训,有序推进校园安全六有、防冲撞等建设项目;抓好防溺水、食品卫生安全、交通(校车)安全、消防安全、自然灾害防范、危化品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暴力欺凌防治和反恐防暴等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加强学校安全风险评估与转移工作,提升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突能力;深化扫黑除恶治乱工作,强化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主动配合区级相关职能部门整治校园周边秩序。

(二十九)维护信访稳定。贯彻《信访条例》,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属地管理原则,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畅通群众信访举报渠道,落实领导信访接待制度,及时受理群众诉求;依法规范处置信访案件,落实上级交办、来信来访和12345市民热线反映问题办理工作;抓好重大节假日、纪念日、敏感期和特殊事件期间稳定工作,常态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分析、化解,确保实现信访工作六零目标。

(三十)规范办学行为。严格落实中小学生减负十严十不准规定,巩固学前教育小学化专项治理成效,严厉打击恶意伤害幼儿行为;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落实十要”“十不准要求,实行黑白名单制度,大力整治超标、提前、应试等培训行为;全面清理整治违规竞赛、有害APP进校园。

(三十一)加强财务管理。强化制度建设,依法依规民主理财;强化队伍建设,开展从业人员培训2期;强化预算约束,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强化收入管理,严禁设立小金库;强化支出管理,严格执行工资及津补贴政策,规范公用经费采购;强化债务管理,有序化解存量债务,严禁违规举借新债;做好统计工作,确保数据、信息真实准确;全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定期开展专项检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三十二)加强内部审计。健全完善内审制度,推进财务收支、学校(单位)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审计业务外包监督,做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决(结)算审计;开展食堂回收审核、学(协)会账务等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强化业务培训,提升内部审计水平;用好审计决定、审计约谈、审计移交等手段,督促整改审计发现问题,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评价作用。

(三十三)加强教育督导。深入学习贯彻国家、省《教育督导条例》和国家《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统筹做好2019年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自查自评工作,配合区政府做好接受市政府对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工作;不断巩固提升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区)成果,规范深入开展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9月底前做好责任督学的选拔聘任工作,实现全区各类学校(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全覆盖;10月启动新一轮全区中小学综合督导评估工作;依法依规开展教育专项督导和调研,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监督指导作用。

三十四)加强机关建设。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亮身份、提服务;进一步落实放管服要求,规范机关运行程序,提高依法行政效能;切实精文简会,力争会议、发文数量同比下降10%;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促进达标升级;配合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文明创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等工作。

(三十五)加强工作宣传。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矩阵传播合力,大力宣传教育科技体育改革发展成效,强化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的宣传报道,切实提高在大报、大刊、大台上的发稿量,扩大工作影响力和知名度;抓好党政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加强宣传主阵地和宣传队伍建设,提升网络舆情的应对和处置能力。

八、加快推动科技创新

(三十六)夯实创新基础。强科普宣传,创新宣传形式,开展科普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三进活动和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主题活动。加强科技信息员和学校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引导广大师生和社会群众推进科技创新。抓好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巴州区平台运行,解决技术咨询3000条,开展实用科技培训15期。实施五个一百人才培训工程,培训创新创业人才100名、产业技术带头人100名、新型职业农民100名、企业(专合社)技术骨干100名、科技骨干信息员100名。聚焦特色产业开展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示范,建设特色产业集聚示范区1个、科技扶贫示范基地1个、创新创业基地1个、科技扶贫示范村2个。

(三十七)完善服务体系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大力支持企业建立或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组织国家级星创天地,省级众创空间、科普基地的申报备案工作。组织企事业单位对外合作,转让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2500万元,转化科技成果10项,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0亿元。探索建立 “1+1+N”挂联帮扶模式,1家有基地的涉农科技企业挂联帮扶1个贫困村,带动N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致富。

(三十八)培育创新主体。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等领域,重点支持一批技术先进、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好的企业,促进创新能力提升;进一步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小而强”“小而优企业。实施“1115”创新主体培育工程,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企业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

九、大力发展全民健身

(三十九)夯实学校体育。实施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切实提高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实施金牌战略,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发挥足球示范学校、篮球示范学校、阳光体育示范学校、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幼儿体育示范基地和足球特色幼儿园的引领作用,打造短、快、高的比赛项目,选拔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积极参加和承办省、市、区各类体育赛事活动。

(四十)强化社会体育。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支持各部门、单位开展职工体育活动,学校体育场地节假日免费开放3万人次。充分发挥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的作用,新成立1单项体育社团,带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提高群众体育参与率,完善体育社团考核奖励机制,促进体育社团组织良性发展。

(四十一)加强体育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聚焦城乡及各类人群健身需求,推进城乡体育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完善区、乡镇、社区(村)三级公共健身设施网络,实施乡镇农民健身工程20个,新建乡镇足球场1个,改扩建学校运动场地5000平方米;加强体育彩票宣传及经营管理,规范销售网点布局,新增体彩销售网点2个,完成4000万元销售目标;争取更多的体彩公益金用于建设体育场馆、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发展竞技体育事业,引导、鼓励社会各界投资体育产业,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十、不断强化队伍建设

(四十二)优化队伍结构。动态调补编制,加大教师招引力度,通过考核招聘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和部属、省属免费师范生,公开招考教师等方式,全年计划补充教师360人;配齐配强学校班子,加强后备力量培养;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重品行、重实绩;规范教师流动秩序,完善支教机制,着力解决学校教师紧缺、学科不配套、老龄化等问题;完善教职工岗位聘用制度;做好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和资格认定工作。

(四十三)强化教师培训。开展师德师风、远程非学历、国培项目、校长提高培训,强化教师职业技能、新聘教师岗前培训及心理辅导教师培训,年度培训教师5000人次;开展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评选、中小学电脑制作作品评选等活动;做好语言文字工作,宣传推广普通话。

(四十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学习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加强校长、教师考勤、任课、请假、外出学习等的管理;完善优秀教师、优秀校长培养、评选、考核、使用、激励机制,建立教师荣誉制度,选树一批师德标兵;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治理,规范从教行为,严肃整治走读”“走神”“三乱的反面典型;落实师德师风承诺制”“一票否决制责任倒查追究制

(四十五)营造尊师重教氛围。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以基层减负年创建为依托,切实将教师督查评比考核事项减少一半以上,坚决杜绝向教师强制摊派无关社会事务,切实规范教师借调、表格填写事项。丰富教师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落实好乡村教师补助政策,保障教师待遇;每年开展1次教职工体检及义务巡诊等活动,切实保障教师身心健康;开展教师节庆祝活动和最美教育人等评选活动,大力表扬先进典型,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