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巴州区化成镇 > 规划信息

巴中市巴州区化成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与农旅融合发展规划说明

2021-12-24 13:12

为实现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和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我镇秉持“高质量绿色发展”理念,按照“区域化布局、特色化打造、集约化发展”原则,科学编制化成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与农旅融合发展规划。在结合我镇实际,找准产业定位,突出产业特色,追求人文底蕴,深挖生态禀赋的基础上,形成高标准、全方位、能实用、可操作的规划成果,指导全镇农业产业综合发展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培育特色农旅产业,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文化、设施融为一体,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一、规划理念

充分结合用地、旅游、交通、产业、镇村等上位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原则,依托化湖景区和天马山国家森林公园丰富的旅游资源,沿化南路旅游外环线和化湖水库旅游内环线,按照特色产业和田园景观同步打造的理念,规划布局一批农旅结合的特色产业园(带),培育提升一批高端、高新、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带动建设一个3A景区、一个农村新型康养社区和两个旅游环线景观,引导产业向做实、做特、做精、做强、做美。同时,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手段拉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链向研发、加工、营销、旅游、体验等环节延伸,形成“微笑曲线”效应,带动二三产业同步发展,打造田园综合体,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二、发展目标

我镇将秉持田园公园化、果园园林化的创新发展理念,通过配套基础设施和景观设施,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科技,融入农耕文化和孝仪文化,沿内外旅游环线,按“两带三园”、“两区两线”的空间布局,新建、改(扩)建现代农业产业园13310亩,同步带动礼仪长滩3A景区、农村新型康养社区建设和化南旅游外环线、化湖景区内环线景观打造。其中改造提升现有桃李、药材、花卉、粮油等产业基地5710亩,扩建现有产业基地4800亩,新建茶叶产业基地2800亩,打造旅游环线道路景观22Km。规划将整个产业园区打造成别具巴山风情的现代农业观光园、体验园、康养园和展示园,力争2年内将该园区成功创建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三、功能分区

本规划确定了两个主要功能区:一是“两带三园”的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区,二是“两区两线”的旅游康养功能区。将当地农耕文化和孝仪文化有机融入旅游康养功能区,提升功能区的人文情怀。

(一)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区

包括“两带”(茶叶产业带、花卉苗木产业带)和三园(道地药材产业园、桃李果蔬产业园、优质粮油产业园)。

1、两带

(1)茶叶产业带:布局在化成镇北部山区,包括高家坡村、宋家扁村、吴家河村、罗家河村,紧邻寺岭镇。采用园林艺术手法梯次打造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茶叶绿带景观,建设生态茶园2800亩,与寺岭茶园连成一片,并配套现代茶叶加工和营销中心,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完整茶叶产业链。

(2)花卉苗木产业带:布局在化成镇中东部,含白庙村大部及规划区内外旅游环线两侧。主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对现有园区内苗木进行品种更新,林像改造,色彩植入,因势就地按照花园种植艺术栽植园内苗木,提升园区苗木观赏性,带动旅游发展。同时向旅游环线村社辐射发展,扩大种植规模,做大做强苗木产业。

2、三园

(1)道地药材产业园:布局在化成镇北部的梁大湾村、金光社区、方家梁村和通木垭村。依托秦岭药业公司,通过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在通木垭村建立中药材育苗基地400亩,修建加工厂1个,为其余三个村和通木垭其他社提供苗木发展药材种植面积1500亩,并提供技术指导和药用物资供应,最后回收药材产品进行加工处理和销售,实现产业良性发展。同时,利用具有观赏价值的药牡丹、木瓜等药材植物,打造花药共赏景观,美化园区环境,吸引游客赏景,带动旅游产业发展。

(2)桃李果蔬产业园:布局在化成镇的中东部,包括白庙村一部、长滩河村和土墙坪村。该区域现已成片规模种植桃李水果2500亩,现需以此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扩大种植规模,力争达到3300亩。树下套作蔬菜或矮杆粮油,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园区收入。园区按园林打造,游步道、休憩处、观景台等配套设施。春季桃李花开时节,举办桃花节、李花节,开展游园活动,促进乡村旅游;夏季桃红李熟时节,举办采摘节,发展农业体验游。

(3)优质粮油产业园:规划布局在化成镇中西部的邵家坪村、赵家营村、水观音村和武圣村。对区内农田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川东北梯田景观,引进优良品种,种植优质粮油,扩大优质粮油面积,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加农业收入。田间春季菜花金黄、初夏麦浪翻滚,秋季稻花飘香,冬季一片翠绿,将化湖装扮成美轮美奂的少女,不断更换着漂亮的新衣,形成变换无穷的山水田园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二)旅游康养功能区

包括“两区”(礼仪长滩3A级景区和农村新型康养社区)和“两线”(化南旅游外环景观线和化湖景区内环景观线)。

1、两区

(1)礼仪长滩3A级景区:包括金光社区、长滩河村、土墙坪村。深入挖掘当地农耕文化和孝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以农村风土人情、礼仪风俗、孝道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努力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节目的编排、演示和表演,丰富乡村旅游的内容和形式,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底蕴。同时应配套建设民俗表演舞台,添置民俗器物和道具,购置音响设备,组建、培育民俗、礼仪表演人才队伍。

(2)农村新型康养社区:包括白庙村、赵家营村、邵家坪村、宋家扁村和高家坡村。依托当地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融入周围的田园景观,打造生态宜居的特色康养社区,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休闲、互联网、健身娱乐、特色美食融合,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培育康养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2、两线

包括化成至南阳的旅游外环景观线和化湖景区内环旅游景观线。“两线”景观打造,需围绕山水田林、亭台楼阁、公园花园、农业园区、康养民宿等景点,新建或改建适宜驾游、骑游、步游的各类道路,让景点之间相连相通,成为一体。道路两边种植行道树木,培植观赏花木和草坪绿地,配套休憩、露营、观景、锻炼、停车设施,配置造型美观的路灯和地面彩灯。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