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巴州区水宁寺镇 > 规划信息

推进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工作规划

2021-12-24 16:25

    一、总体目标

      立足镇域区位优势及生态资源条件,围绕道地药材、优质粮油、有机果蔬、生态畜禽四大主导产业,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以现有产业为基础,突出巩固基础、提升品质为主攻方向,建设产业基地。

(一)道地药材:立足全镇现有道地药材4000亩的基础上,2021年力争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1500亩,实现枳壳+”的模式,重点围绕两园三线。即:两园印盒村产业园、三皇水宁产业园、三线龙台印盒线、三皇水宁线、香炉新庙线。春季启动印盒至曾口永红线250余亩、盘活三皇水宁600亩原猕猴桃园区,秋季规划香炉新庙沿线产业带400亩,三皇村原有产业园区继续扩面250亩,落实管护机制。

(二)优质粮油:依托印盒村、明山村粮食监测点位优势,及相关政策支持,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建设粮油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3000

(三)生态畜禽:加强对全镇现有48个规模场提质保环,依托龙台村、香炉村规模养殖场及散养农户生猪监测点的发展,通过粪污一体化项目的政策支持,采取种养循环模式。在全镇建立龙台印盒线、土门线种养殖环线,着力解决聚居点农户养殖需求,做好两手抓,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展。确保全镇生猪出栏59000头、牛出栏2000头、羊出栏1000只、小家禽出栏120000只的目标任务实现

(四)有机果蔬:升级打造天宫枇杷1200亩、勇山苗圃基地600亩、大坝青脆李400亩,加大对现有枇杷品种的改良,勇山苗圃基地提质,大坝青脆李的营销,实现经济效应、社会效益更大化。

2025镇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全特色农业产业基地连片格局基本形成,标准化、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

二、重点工作

(一)积极培育乡村特色产业深入发掘乡村特色种养业、特色食品、民间手工艺品、特色文化产品,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特色乡土产业。在全范围内遴选和培育一批老字号、土字号、乡字号的乡土特色产品和品牌,推动乡土特色产业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休闲农业等深度融合。2021 年重点培育 1 个以上乡村特色产业或品牌。

(二)努力提升基地建设质量积极夯实道地药材、有机果蔬等品种选育、种苗繁育、技术培训等基础工作。培育以道地药材、生猪、粮油为主导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连片建设规模化、良种化、标准化产业基地。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养殖场建设等项目,完善农机装备、灌溉技术等配套基础设施。充分整合涉农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基地布局。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创建及特色产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将全重点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及业主,纳入监管平台进行统一管理。

(三)全力培育现代农业园区以园区为抓手,采取资源整合、产业融合、示范带动的发展思路,促进特色产业提档升级。2021年重点建设印盒枳壳现代农业园区启动三皇水宁中药材种业园区建设提档升级

(四)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1.培育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布局,重点培育以李家大院、巴黎婚纱、素质教育基地、桃园、天宫枇杷采摘等农旅融合为特色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开展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宣传和推介。

2.开展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结合乡村振兴三园工程设,按照村庄建设风貌突出、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农耕乡土文化浓郁、农业产业特色明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基础良好的示范要求,围绕休闲农业集聚区建设,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村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示范创建工作。2021 年重点培育 1 个休闲农业或乡村旅游示范村。

(五)积极推动产加销一体化

1.积极参与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按照生产有规模产品绿色产品、销售有品牌、全程可追溯、信息可共享、市场可对接的原则,组织内农业生产企业积极参加各级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充分发挥宣传效应,提升我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2.推动产地农产品产销对接。搭建产销对接示范服务平台,加大天宫枇杷、大坝青脆李与区商务局合作,拓展销售渠道,鼓励和支持农产品新零售企业进村入户建立产销订单大力培育互联网+产销一体化家庭农场、合作社和专业化的流通企业,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2021年重点培育2家农村电商和产销网店。

3.引导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初加工,推动发展蔬菜、畜禽、水产品等净菜加工和配送流通等项目, 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培育和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业。支持农产品加工向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集聚,鼓励发展加工型产业化联合体。

(六)扎实推进涉改乡镇试点工作

1.基地标准化水平提升。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原则,优化空间布局,围绕道地药材、果蔬、生猪、粮油优势产业,乡镇种植业标准化基地的良种覆盖率达到 95%以上,高标准农田占比达到 50%以上,产业基地宜机作业道路通达率达到70%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主要畜种规模化养殖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 76%,种养循环面积比重达到70%

2.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积极推进初加工、休闲观光、文化创意、农村电商等新型业态融合发展。就地就近有初加工设施,农产品产地初加率达到60%。蔬菜、水果、药材等农产品冷藏保鲜率或干品冷藏贮存率60%以上。农业信息化水平达到75%以上。主导产业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交易量比重达到20%。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品牌认证登记比重达到50%以上。

3.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让道地药材、生猪、粮油等农业主导产业有龙头企业带动,平均每村有1个以上农民合作社,村民小组有家庭农场。我镇至少有1个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机制,围绕主导产业建有产业化联合体。农业产业基地有1个科技示范田或1个种养示范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加强对乡村特色农业产业推进的组织领导,完善乡村特色农业产业推进机构的职能配置,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为副组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国土、建管、水务、交通负责人、各村(居)主任为成员的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进一步细化实施任务,明确职责到人。常态化开展督查工作,整合资金支持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工作推进。建立会商制度组织专班适时研究解决面临的困难、问题。建立级主导、村社主建机制,争取将方案工作任务涉及的农业项目纳入项目支持范围,确保高质量完成试点任务

(二)强化政策支撑。积极推进乡村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化建设,做好与符合条件的特色农业产业类项目和奖补政策的储备和衔接。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加大特色农业产业投入力度。积极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发展乡村特色农业产业,推动金融保险机构服务乡村特色农业产业。争取实施高标准农田、农业园区培育、产业集群创建等已有规划指向的项目,首先安排有建设需求的试点实施规模养殖场建设、农业农村信息化工程、品牌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项目,全覆盖实施家庭农场培育、农民合作社示范创建、高素质农民培训、科技示范工程等项目。

(三)强化指导服务。加强对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基础的调研和监测,摸清产业发展底数。组织开展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和业务水平。加强对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各类经营主体的服务,提供高效便捷的政策和信息等指导。推进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服务创新,壮大乡镇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大乡镇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和高素质农民培训力度,大力培育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主体,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

(四加强宣传推广。及时总结和发现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好的经验和做法,培育和推广一批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创新创业的典型案例。积极运用现场会、推介会和各类新闻媒体等形式大力宣传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鲜活经验,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