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巴州区曾口镇 > 规划信息

关于推进镇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2018-09-10 16:50 来源: 巴中市巴州区曾口镇人民政府 作者:zkz
 关于推进镇域经济发展的调研

报告

一、前言

按照《中共巴中市巴州区委办公室关于印发<巴州区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巴区委办〔201845号)文件要求,为推动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落地落实,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通过成立专班、实地踏勘,对镇域经济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二、镇情概况

曾口镇位于巴中市巴州区东南部,东与平昌县粉壁乡接壤,南与金碑乡毗邻,西接大茅坪镇与梁永镇,北与兴文经济开发区和清江镇相邻,距巴城25公里,幅员面积109.7平方公里,有耕地5.5万亩,林地8.16万亩,设施农业用地0.15万亩,基本农田2.67万亩。辖41个行政村、4个居民委员会、275个村()民小组,共5.47万人。平均海拔500多米,年平均气温17.5°C,年平均降雨量1100mm,辖区有大小水库20余口,有区级河流2条,镇级河流2条,气候温和,环境优美。巴广渝高速、巴达铁路、省道S409穿境而过,交通便捷。2017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0余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0余元。

三、镇域经济发展做法与成效

我镇是传统的农业大镇,经济发展长期依靠农业生产,全镇现有专业合作社147个,其中养殖业32个,种植业25个,种养结合90个,规模以上23个;全镇以川产道地药材、生态畜禽、有机果蔬、高产粮油四大产业为主。建机制,兴全域产业。每村设置一名产业发展员,通过整合群团经费落实工资待遇助力产业发展,已发展川产道地药材6000余亩、优质粮油11000余亩、有机果蔬8500余亩、优质畜禽55000余头(只)。建基地,扩规模效益。先后引进四川毅力集团在书台村、雁桥村建立中国西部中药博览园,种植道地药材近3000亩;“回引创业”建成紫荆勇创、泰寿果药等13个专业合作社;与温氏集团合作建成8家标准化养猪专业合作社,年出栏生猪20000余头,年产值4500余万元。搞加工,延产业链条。协助龙头企业、专合社建立加工厂房和培育贩运大户,建成中药加工厂1家、发展贩运大户5户,实现销售总额近1500万元。创品牌,强竞争实力。依托2.5万亩传统农业产业,大力打造“巴山绿缘”、“泰寿”等水果品牌,培育“丰脐”“爱媛38号”等优质水果品种,产品畅销省内外。

四、镇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镇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资源禀赋、相关政策等因素的制约,依然存在着许多困难与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产业发展层次有待升级。作为传统农业大镇,目前我镇种植、畜牧等第一产业发展较好,但第二、三产业发展十分滞后,产业层次畸形,严重制约了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长期粗放式经营,缺少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产业化经营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缺少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没有形成“拳头产品”。工业方面,既成规模的工业厂家几乎为零,工业发展将面临着起步晚、底子薄的困境;旅游业方面,因全面贯彻落实市委提出“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近两年来,我镇旅游业发展较为迅速,其中秧田沟村被评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书台村正全力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典型村,但从全镇整体来看,发展旅游业仍面临着资金投入不足,政策保障力度不够等困难。

(三)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作为一个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传统农业乡镇,我镇道路、电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的需求。近年来,随着我区脱贫攻坚的持续推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各项基础设施短板均到达一定程度的弥补,但由于财力有限,仍有很多亟需改造的基础设施无力投入,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

(三)场镇聚集功能有待强化。曾口场镇建设沿境内巴河流域纵向展开,横向扩展受地势条件限制,场镇张力弱小,辐射范围有限,面对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场镇已明显缺乏集聚力和承载力,功能逐渐弱化。因此,进一步完善场镇道路、绿化、供水、市场等功能已成为曾口镇破解长远发展大计的新命题。

(四)干群创业意识有待提高。由于长期从事传统农业生产,导致相当部分的干部群众思想保守,缺乏创新精神、创业胆识,未能紧跟时代发展,等、靠、要思想严重,领导干部固守传统管理方式,缺少科学长远的战略眼光,群众自我增收,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缺失。

五、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全镇将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加快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和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的重大发展机遇,创新举措,奋力突破,强力构建镇域经济新格局。

一、突出发展道地药材。一是围绕芦山紫荆勇创专业合作社道地药材产业基地,集中打造寿星芦山新民永红岭岗兰花大柏树二龙场等药旅产业环线;二是力推广药药、药果、药林、药粮、药蔬等套作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种植规模;三是结合我镇地理、气候、土壤特性,因地制宜选择川丹参、白芍、黑豆、黄精、枳壳、川佛手、栀子等长短结合、管理粗放的道地药材品种。力争通过三年时间(2018--2020)全镇种植道地药材达30000亩。

二、果蔬畜禽提质扩面一是对宝珠扬帆等原甘泉片传统水果种植区水果品种进行改良升级,在硐坪椿树秧田沟方山寨等新引进优质水果种植,同时围绕S409线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带;二是立足市场需求,依托温氏养殖适度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分散发展黄羊、肉牛、跑山鸡等林下产业;三是所有的聚居点以种植果蔬为主,严禁种植高大上的绿化树木。力争通过三年时间(2018--2020)全镇发展生态畜禽10万头(只)、有机果蔬2万亩。

三、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瞄准市场需求和投资热点,采取资金、政策等扶持激励机制,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50个以上,延长特色产业发展链条。牢固树立订单农业理念,充分发挥能人大户、贩运大户、专合社在流通环节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农产品产、供、销一条龙的良性互动,切实解决卖难问题。

四、探索创新发展模式。不断完善公司+基地+专合社+村集体+农户、专合社+基地+村集体+农户、专合社+基地、产业大户等发展模式,引导农户以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入股,发挥专合社、村集体、农户的主体作用,探索确立适合自身实际的产业发展模式一是招引外地业主到本地整体租赁土地,成立专合社或农业公司发展产业;二是各村自行成立专合社,整体租赁本地土地发展产业;三是各村组建劳务合作社,与其它农业合作社或公司合作租赁本村土地发展农业产业;四是分散发展产业大户,示范带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五、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一是整合各村(居)部分群团干部报酬作为产业发展员的误工补助;二是在各村(居)运维资金中统筹部分资金用于年度产业发展;三是通过向上级争取资金和在本级财政中挤省资金用于年度产业发展;四是上级下达的各类政策性产业资金用于产业发展。

六、积极改善民生事业。结合镇情实际,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政策、项目支持,早日完成场镇新供水站、污水处理站、曾口小学分校等重点工程;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加大通村道路、电力、供水等设施的改造提升,着力为群众打造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人居环境。

七、突破招商引资难点。将招商引资作为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以此来推动镇域经济发展。一是大力拓宽招商渠道。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鼓励全镇上下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为招商引资出点子、出信息、牵线搭桥,重点引进劳动密集型无污染的农产品加工、建材制造、特色种植、养殖等项目。二是强力引进优质项目。主攻大项目、好项目,积极主动沟通对接、协调服务,招大商,招好商。三是加大项目服务管理力度,狠抓项目前期、开工、续建各阶段工作任务的落实,使各类项目建设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八、全面统筹城乡发展。一是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按照“一年重点突破、三年明显变化、五年根本改观”的时间节点,围绕“发展充满活力、产业特色鲜明、四化协调发展、支撑作用明显”的总目标,高标准制定我镇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场镇功能完善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因地制宜选准方向。要求各村选准产业发展方向和突破口,依托各自资源、交通、产业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三是加大政策运用力度。积极向上争取财力支持、用地支持、金融支持、项目资金整合,引导生产要素向我镇倾斜。

六、结语

综上,实现镇域经济发展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任务,乡镇作为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在立足镇情实际的基础上,更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念,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