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巴州区人民政府 > 规划计划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关于巴中市巴州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2022-07-28 16:27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严峻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我们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披荆斩棘,逆势前行,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认真执行区十九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批准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全区经济平稳运行,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奋力建设清爽、奋进、幸福巴州奠定坚实基础。

(一)2021年计划执行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200.18亿元、同比增长3.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8.85亿元、同比下降18.5%。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31亿元、同比增长0.5%。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8亿元、同口径增长3.5%。

——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39505元、16051元、同比增长9%、10.5%。

——城镇登记失业率3.75%,控制在4.4%以内。

——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去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调、防、提、创”四字策略,防范化解长期累积的经济社会发展风险,全年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部分主要经济指标与国、省虽存在一定差距,但在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地区生产总值等方面位居全市前列。通过各地各部门和全区人民共同努力下,各项指标均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二)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疫情防控有力有效。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加强重点场所、重点人员管控,闭环接转境外返巴人员251人,排查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来(返)巴人员9295人,开展核酸检测28.93万样本,结果均呈阴性,累计接种108.4万剂次,全人群免疫屏障逐步建立。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稳定,全区未出现新增病例。

产业质效共育共进。紧紧围绕县区“1+1”产业发展定位,持续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质效全面提升。特色农业方面。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围绕“三线一带”布局,全区新栽植中药材1.9万亩,粮食播面90万亩,产量达到34万吨,生猪出栏54万头,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64家。区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为省五星级园区、中药材种业科技园区成功创建为市三星级园区。巴州区先后获评“川药产业振兴工作重点县”,成功入列国家级中药材溯源试点县。新型工业方面。实施“工业振兴行动”,围绕机械电子、生物医药、食品饮料、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产业,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小微企业12家。东西部扶贫协作中药材加工厂、金玉良田水业、州庄圆食品等7个项目竣工投产。巴州区循环经济企业孵化园建成标准化厂房8万平方米,竣工投产中小企业12家。建成巴州工业园标准化厂房6万平方米。全年完成工业投资21亿元,技改投资4.68亿元,增速均位居全市第一。现代服务业方面。加快推进义巴国际商贸城、巴城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二期)、奥特莱斯一站购物中心等商贸项目,举办“消费促进月”“幸福巴州·绿色消费”金秋购物季等促销活动近10场次,组织企业积极参加第3届西洽会、第18届西博会、第3届农洽会等各类展会,消费热度持续恢复。完成规上服务业企业培育10户、限上批零住餐企业7户,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16.5亿元、占GDP比重达58.2%。全年接待游客67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9.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5%。

基础设施体系优先优化。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统筹交通、水利、电力、信息等重大项目建设,城乡一体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综合交通运输能力持续提升。面对今年特大暴雨,对国省干道共计580余处、168公里进行水毁整治,及时抢通平梁、凤溪、白庙等8个乡镇断道公路,确保全区公路畅通。新建农村公路90公里。建成巴州区清江镇洛伽村、大河乡东溪村村道联网道路、玉堂至化成等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道路、巾字村产业路等。我区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称号。水利建设加快推进。建成清江至水宁供水互联互通工程。完成鼎山龙洞沟水库等127处维修养护,提升得阳、苏山坪、东溪沟等供水工程水源保障能力。曾口场镇防洪堤工程建成投运。大柏树、后溪沟、洪湖、胜利、张中坝、天星等6座小型病险水库完成治理。完成青龙嘴水库可研技术审查。寒溪寺、白花溪水库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城乡一体化供水加快建设,全区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5.5%,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巴州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新型基础设施全面布局。能源、通信基础设施覆盖面持续扩大,新建5G基站80个,完成电网投资0.6亿元,建成充电站4座、充电桩25个,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建成投运;政务大数据、电子政务云,智慧城市加快建设,信息网络覆盖面持续扩大。

城乡建设提速提质。围绕市委“四宜四有”的现代化新城建设目标,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完成外贸小区、植保小区等70个老旧小区改造,整治主次干道、背街小巷32条,实施城镇重点项目7个,棚户区改造16万平方,南池广场投入使用成为巴城新地标,晏阳初大桥南岸通道建设完成拆迁并通车,魁星楼广场有序推进,整治以街代市临时农贸市场8个,巴城农贸市场脏乱差的面貌极大改变,市民生活环境逐步改善,城市风貌形象逐步提升。深入实施“百镇建设行动”,完成清江场镇破损道路整治、建成平梁、枣林等乡镇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天马山镇游客接待中心建设和观山湾民宿打造,曾口镇、化成镇入选“省级百强中心镇”,天马山镇获评“四川省卫生乡镇”。持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成3527户土坯房改造,新改建农村厕所14285户,建成农村厕所革命示范村28个,申报清江镇灵江桥村等国家级传统村落8个。化成镇荣获“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乡镇”,大和朱垭村、鼎山清泉村、梁永园堡山等荣获“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城乡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省定14家“散乱污”企业问题全面整改,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9天、优良率达95.6%。

改革开放深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完成275个村居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印发《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意见》,锁定296个村居1686个小组集体资产,确认集体成员,纳入全国监管平台。“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和“创新乡村人才激励和培育引进使用机制改革”通过国家终期评估。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度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义巴通办”窗口正式开通,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办理政务服务事项35094件,新增市场主体8385户。国企改革有力有效。出台国企重大事项管理暂行办法,拟定三年改革行动实施方案,落实企业监事会主席、财务负责人垂管制度。清理核实企业存量资产1032宗,新形成项目资产8.2亿元,分类建立经营、调控、增值方案和阳光监管台账,完成15个项目和16宗存量资产约28.04万平方米权证办理。正在构建“4+1+N”区属国企架构体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对接落实《关于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巴山优才双百培育工程”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项目实施方案》,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国家科技型中心企业36家,创建省级众创空间1个,组织申报省、市创新平台7个,引进转化科技成果10项,技术合同67项、交易额6514万元。巴州区科技信息研究所获评四川省“科技情报服务先进单位”。开放合作成效显著。实施招商引资增量行动,通过平台招商、专班招商、小分队招商,参加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秦巴山区绿色农林产业投资贸易推介会等省市重大平台活动,筹办“奋进巴州·与您同行”巴州区重点产业投资推介会,新引进巴州平梁相坪村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等项目49个,全年累计到位资金 48亿元。与浙江义乌市建立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关系,到位协作资金3900万元,落实协作项目12个。

民生福祉增进增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出台《巴中市巴州区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办法办法(试行)》,完善三级监测帮扶体系,驻村帮扶干部全面轮换到岗到位,常态化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帮扶”活动,确保无一户一人“漏测失帮”。民生保障持续加强。深入实施市民诉求“大起底”,收集市民诉求12878个,化解率99.6%,群众“愁难急盼”的事情得到有效解决。全区民生财政支出占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2.6%。交付安置还房2509套、32.9万平方米,困扰群众多年的拆迁未安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区城镇新增就业700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2%,巴州区被省委省政府表扬为“全省去冬今春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先进单位”。发放救助金1.3亿元,求助困难群众67万人次。城乡居民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建成示范型标准化乡镇(街道)服务站22个、社区服务站15个。公共服务优质均衡。持续优化教育资源,撤并学校5所、村级教学点58个,新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所,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5%,通过“贷、奖、助、补、减、免”形式,发放惠民资金4471.58万元、惠及贫困学生6.7626万人次。建成巴中光正实验学校(二期),区七小改扩建加快建设。大力提升卫生服务能力,完成区人民医院回风院区、区妇幼保健院、区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病院区业务楼建设,市传染病医院加快推进,建立城乡医联体3个,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签约100%、一般人群签约80%以上,真正做到应签尽签、签约一人服务一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开展全民阅读活动30场次、曲艺进校园进乡村等活动80余次,大型四川曲艺剧《周永开》获四川艺术基金立项资助。宋洁获得东京奥运会跆拳道67公斤级冠军,实现了巴州儿女在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

过去一年,始终把落实区人大决议做为重大责任、重点任务和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全面贯彻《巴中市巴州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关于巴州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1年计划的决议》,认真落实《巴中市巴州区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关于巴州区2021年1—6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将审议意见细化到具体事项、具体项目,扎实推动区人大决议和意见落地落实,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二、2022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

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市委区委全会及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抓好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市委“稳、防、提、创”和区委“三稳、三进、六优”要求,力促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产业培育振兴为主线,以四区共建为抓手,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和经济合理增长,加快建设清爽、奋进、幸福巴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202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2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上,我们既考虑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又注重契合区委“三高五升”的总目标,同时,也体现了地方实际。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1%。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

聚力发展园区经济。强力推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对曾口片区实施成片开发建设,完成市政道路、污水处理厂、供水管网主体建设,启动标准化厂房基础建设,力争招引高性能石墨及先进碳材料、新型电池等相关产业项目1—3个。盘兴物流园加快推动川东北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建设、司机之家、仓配一体化中心项目建设,尽快启动仓储中心、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义巴物流专线加快运营。大力提升巴州工业园承载能力,对清江片区实施成片开发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按照“现代中医药为主,机械电子为辅,兼顾食品饮料”思路,力争招引2家以上企业落户园区,完成智能制造基地标准化厂房及其配套附属设施建设,特种线缆项目完成80%主体工程建设,加快北虫草项目签约落地,创建“三区同建”示范园区。循环经济企业孵化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全年落地企业10家,启动二期4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建成家具产业园,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宽盘兴至光辉道路。各园区树立“一盘棋”思想,围绕全区经济布局找准定位、抢占先机,积极探索发展路径,加强项目推进和招商引资力度,成为拉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全力扩投资促消费。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项目工作“20字”要求(项目为王、产业为主、招引为先、质量为要、考评为纲),逗硬实行红黑榜、蜗牛项目认定等制度,统筹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全年集中开工重大项目不低于4批次,135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0亿元以上,新开工巴城南池广场商圈、川东北商贸物流中心、莲山湖大道等项目50个以上,竣工国喜农牧饲料加工厂、津桥湖片区安置还房等项目14个以上。全力促进消费增长。抢抓春节、国庆、元旦等传统节日消费热点,组织企业开展大型促销活动,简化活动相关审批环节,营造包容有度的营商环境,激发各行各业发展活力。大力开拓区域新市场,依托川货全国行、惠民购物全川行动、义巴消费协作搭建销售平台,组织老廖家、巴山妹子等本地企业参加西博会、西洽会等市场拓展活动,引导“巴州产”“巴州造”商品进入成渝生活圈,提升巴州产品知名度和认可度。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五年过渡期”“四个不摘”要求,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工作,规范聚居点管理。依托“义巴”东西部协作、省经信厅对口帮扶、专业合作社、开发公益岗位、以工代赈等政策机制,加大东西部协作乡村振兴示范村帮扶力度,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拓展就业增收路径。开展就业帮扶专项行动,加强技能培训、资金支持,完善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围绕“1+1”产业定位,加快北部茶旅融合示范线、中东部道地药材示范线、南部粮油高产示范线等项目建设,新(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场8个,出栏生猪52万头以上,肉牛出栏1万头以上,粮食播面稳定在90万亩以上,实现粮食总产量34.5万吨,玉米大豆复合带状种植8万亩以上。区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积极争创国家级园区,鼎山种养循环现代粮油产业园、中药材种业科技园争创市四星级农业园区,巩固提升大观梁茶叶现代农业园区、曾口“猪+柑橘”现代农业产业园、北部山区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3个市三星级农业园区,申报认证“三品一标”2个,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50家,力争农业对GDP的贡献率达6%以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成农村厕所革命示范村15个,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4000户,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加大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力度。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5个,培育申报国家传统村落2个。

突破发展新型工业。实施“工业振兴”行动,努力推动工业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确保工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围绕机械电子、生物医药、食品饮料、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培育和招引链条企业,着力解决鑫锐齿轮、普瑞制药等本土龙头企业生产运营困难,提高产能产值,加快巴州工业园智能制造基地等项目建设,竣工投产温氏饲料、卓创科技等工业项目,招引投资5000万以上的工业企业4家。强化企业主体培育。持续推进《中小企业培优千百计划》,出台《绿色工业高质量振兴发展方案》,创建省级示范园区。聘请专业机构一对一孵化“龙头”企业,探索研究“个转企”措施和机制,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发展小微企业20家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60亿元。

推进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坚持“建设川陕渝结合部现代商贸物流集聚区”发展定位,构建以“商业贸易、现代物流、文旅康养为主,兼顾新兴服务业”的“3+1”体系,提升城市商圈、特色街区、商业综合体品质,力争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5%。积极培育汽车交易、孕婴产业、夜间经济等消费新热点,抢抓春节、十一黄金周等消费节点,举办“汽车交易博览会”“消费促销月”“金秋购物季”等促销活动,挖掘消费潜力。鼓励引导容邦万达、王府井购物中心等商圈和草坝街、祠堂街等特色商业街,开设深夜营业专区,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加快建设巴城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二期)、奥特莱斯购物中心、义(乌)巴(州)国际商品城等一批重点商贸项目。全年新增限上商贸企业、规上服务业企业15家以上。加快康养旅游基地建设,营运好天马山森林康养度假区,加快天马山森林康养基地(二期)、乾满园名宿等项目建设,循序建设三江水乡景区、苏山坪城市后花园等重点文旅项目,建成近郊旅游道路(一期)、莲花山山地运动公园入园道路,积极争创“天府旅游名县”,推进乡村旅游和精品民宿民居群建设,不断拓展景乡一体生活新空间,开放社会养老服务业市场,力争全年接待游客7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亿元以上。

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继续围绕市委“四宜四有”的现代化新城建设目标,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加快城市功能疏解,补齐基础设施功能短板,全力抓好南坝滨河路、魁星楼广场、凤凰国际城建设,完成东门大桥西岸连接线改造、回风片区环山堰一期工程、南湾国际下穿隧道建设和西华街道路黑化整治,启动建设吊桥街—状元街片区城中村改造,改造老旧小区45个,促进城市功能与品质逐步提升。梯次建设天马山、化成等4个中心场镇,创建省级“百强中心镇”。三江等两个副中心镇突出文旅特色,加强功能互补、服务互动,成为片区乡村振兴示范,推进一般场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分批实施大罗—鼎山—玉山、凤溪—鼎山、清江—白庙等道路,城乡道路更加畅通便捷。

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改革示范试点任务,切实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培育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不少于45个、5万元以上的村110个,全区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较上年翻一番。探索推进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和“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铺开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试点,做好“企业诉求大起底”,化解一批合理合法的企业诉求,提升政府诚信度。全面推经国有企业实体化转型,加快闲置国有资产产权办理,力争实现营业收入突破3.5亿元,打造AA主体信用企业1家。持续深化财税改革。认真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科技领军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加大企业研发创新扶持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家、备案入库国家科技型企业35家,创建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新型研发机构3家、省级科普基地1家、引进转化科技成果10项。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坚定落实市委“投资促进提升年”部署,重点围绕“1+1”产业布局和“1+3”产业主导产业体系开展对外引资,出台《巴州区高水平扩大开放促进投资若干政策措施》《巴州区新时期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十条措施》等文件,建立完善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工作机制,依托莲山湖新区、巴州工业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等平台载体,积极承接成渝地区产业转移。全年招引项目与“1+1”产业布局的匹配度不低于70%,招引落地项目40个以上,到位资金50亿元以上,投资1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不少于2个。落实成巴合作、渝巴合作、义巴协作、川东北经济区协同发展事项。积极参加西博会、渝洽会、广交会等重大平台活动,主动对接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重点区域,举办各种形式的投资推介活动,把“巴州造”“巴州产”推向广阔市场。

持续改善民生福祉。加快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进一步凝聚发展合力,全力保障民生支出,确保民生投入占年度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在72%以上。优化公共服务。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城乡中小学改造提升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七小改扩建项目,光正实验学校二期(小学部)投入使用。全面推进健康巴州建设,区人民医院回风院区二期住院楼加快建设,确保年内投入使用。加强文物、非遗传承保护,加大“周永开”宣传力度,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完善社会保障。加快安置还房建设,力争还房50万平方米。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以上。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对“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工作,推进“一老一小”事业高质量发展,改善全区“一老一小”民生福祉,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养老和育幼服务新动能,积极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扎实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积极创建十二届省级“双拥模范示范区”。加强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巴州”建设,建立健全信访维稳工作网络,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严厉打击黄赌毒盗等违法犯罪。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做好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

守住安全发展底线。抓好疫情精准防控。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实“四方责任”,时刻保持高强度应急状态。做好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时节风险防控。做好适宜人群疫苗接种查漏补缺和加强接种工作,巩固新冠疫情应急处置演练成果,守好巴州这片来之不易无疫净土。积极化解金融和债务风险。健全金融风险预警、处置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强力防范化解信用风险加强地方法人银行机构风险管控,全区不良贷款占比持续下降。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管控,细化债务化解方案,全面完成偿债目标任务,加大硬性债务化解力度,坚决兜住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底线。做好安全风险防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提高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能力,全面做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地质灾害防治、气象等工作,建立完善应急措施信息化、预案体系、救援队伍等机制,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落实区人大的审查意见和各项决议,我们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扎实推进“四区共建”,奋力建设清爽、奋进、幸福巴州,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巴州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