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巴州区人民政府 > 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9-03-05 15:40 来源: 巴中市巴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32

在巴中市巴州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巴中市巴州区人民政府区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的严峻形势,面对脱贫摘帽的艰巨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攻坚克难、拼搏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区十九届人大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1.14亿元,同比增长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3.13亿元,增长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93亿元,增长11.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7亿元,同比下降4.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1167元、12062元,分别增长9.1%9.5%

这一年,我们上下同心、砥砺奋进,先后荣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全国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县(区)”“中国(西部)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县(区)”“四川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四川省中医药产业推进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先后荣获全国新型城镇化振兴中医中药事业突出贡献奖”“省政府粮食生产丰收杯,巴州区被纳入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试点县区,20188月省政府批准巴州区退出贫困县序列。

精准扶贫在接续攻坚中如期摘帽。我们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聚焦精准要求,下足绣花功夫,19个贫困村4763人如期脱贫退出。基础扶贫夯实了脱贫基石。S409(巴中坦溪)巴州段、梁永鼎山、巴城南阳公路加快建设。新(改)建乡、村公路159.15公里,新建景区、园区道路52公里。完成23座病险水库整治,巩固提升406个建制村安全饮水质量。改造升级农村电网86.5公里,新建及升级4G基站131座,贫困村宽带网络覆盖率达95%以上搬迁扶贫改善了生活环境。以易地扶贫搬迁为重点,整合增减挂钩、土地整理、危旧房改造等项目,建成聚居点676个,聚居10.2万人,农村聚居度达50%以上。产业扶贫增强了造血功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280个,规模流转土地2.1万亩,发展道地药材、有机果蔬等扶贫产业5.06万亩,1.5万户贫困户实施万元增收工程,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人均10元以上,人均年增收2850元以上。兜底扶贫筑牢了最后防线。将无能力通过产业和就业脱贫的32547名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足额兑现特困供养、残疾补贴1977.74万元。全面落实十免四补助等医疗扶贫政策,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22亿元,救助贫困人口2.8万人次。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等教育资助政策,发放教育扶贫救助资金1.04亿元,救助贫困学生6.2万人次。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实施产业项目6个,建成寺岭五彩生态体验茶园500亩。

产业结构在深度融合中不断优化。我们始终坚持融合、延链、品质发展思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撬动产业转型升级,三次产业结构从10.7:43.9:45.4调整为10.5:40:49.5现代农业突破发展。曾口西部中药博览园、平梁固本药业示范园等5个中药材产业园区加快建设,新建中药材基地165个,新种植中药材3.5万亩,成立省中医药科学院巴中产业技术分院,建设中药材购销网点20个。建成食用菌、猕猴桃等有机果蔬基地1.41万亩,全年粮油总产量31.39万吨,三品一标农产品达72个。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13个,年出栏生猪53万头、家禽175万只,肉类总产量4.5万吨。全年农业总产值31.43亿元,同比增长3.8%工业经济艰难转型。巴州工业园签约入园宏源农林、国黎强表面涂装等项目5个,新开工卓创科技、思广益等项目10个,竣工投产老廖家、飞霞食品等项目6个。新培育鑫鹏食品、天辰生物等规上企业6户,培育小微企业16户,建设原料初加工基地5家。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25.85亿元。完成工业投资13.32亿元,同比下降2.8%。完成技改投资7.33亿元,同比增长37%第三产业活力迸发。盘兴电商产业园建成投运,新建乡镇电商服务站6个、村级电商服务点57个,培育电商产业基地20个,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50亿元。建成投运巴中枣林鱼旗舰店。天马山森林康养旅游扶贫项目加快建设,莲花山山地运动公园、化成山水生态特色小镇、三江晏阳初故里小镇有序推进,环巴城巴人文化体验、清江水宁寺曾口梁永观光农业、枣林天马山化成森林康养等3条精品旅游线路全面建成。成功创建七彩佛龛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李家大院巴山民宿品牌。建成清江镇蔡家湾村、化成镇吴家河村、大茅坪镇白云村等3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全年接待游客5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3亿元,较2017年分别增长10%4.4%

城乡面貌在统筹协调中深刻变化。我们始终坚持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在三级城镇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实现城、乡、村互促互融。全年实施城镇建设重点项目95个,完成年度投资136亿元。城镇化率达61.7%,较2017年提高0.2个百分点。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南池市场、回风加气站完成搬迁。巴城果蔬批发市场、津桥湖城市基础设施及生态恢复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实施新桥、檬子河等5个片区棚户区改造,完成祠堂街等3个特色街区建设,整治登山嘴、桔园等背街小巷25条,改造老旧小区60个,新建停车场3个,新增停车泊位2336个,新(改)城市公厕5集镇建设彰显特色。寺岭镇、三江镇入选全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名单。寺岭镇南垭社区风貌塑造基本完成。三江镇完成晏阳初故里小镇概念性规划编制。化成镇启动实施山水生态特色小镇项目,完成山水化湖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业态提升。鼎山镇建成明月水库休闲道路。梁永、大茅坪等7个场镇污水处理站投入运行。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扎实开展聚居点环境提升行动,积极探索“1+3+N”乡村治理新模式。完成危旧房改造2538户。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23个乡镇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28座农村公厕完成选址、施工图审查等前期工作。成功创建省级四好村”17个、市级四好村”37个,建成幸福美丽新村50个。

改革红利在先行先试中加速释放。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农村改革多点开花。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改革等4项国家级改革试点任务,承包土地三权分置8项试验成果转化为中央和省委重要文件,聚焦土地调转换,助力脱贫攻坚战的经验做法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巴州区入列全省首批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县(区)国企改革蹄疾步稳。加快区属国有企业三化转型组建城建集团公司和产集团公司。同步推进企业董事会选聘、负责人薪酬制度、经营业绩考核等领域改革。“放管服”改革扬优成势。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三办改革,全程网办事项达到81.59%。全面推行企业投资一站式服务,实现多证合一,审批时限压缩50%。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下放公共服务事项和行政权力到乡镇、村社169项。机构改革、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扩权强镇改革等进展顺利开放合作成效明显。全年签约招商项目46个,引进到位市外国内资94.28亿元、同比增长9.21%

生态环境在建治共举中显著改善。我们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建设天蓝水清地绿的美好家园。问题整改不折不扣。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67条,已完成整改45条。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68件,已完成整改62件。省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和反馈问题150项,已完成整改135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信访件16件,已全部办结。污染防治落实落细。煤改清11台,整治砖瓦窑64家,升级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装置133台,改造无烟烧烤环保型炉具170台,取缔烧烤摊点345家,建成腊制品熏制一体化环保设施6个。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0天,优良率为93.9%。拆除大佛寺、化成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60栋,完成保护区内企业厂房搬迁,取缔机动船舶41艘,技改9艘。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完成南池河污水管网修复3.6公里,李家堰建成污水管网3.91公里,檬子河建成污水直排点沉淀池7座。完成11个污染地块调查,整治土壤安全隐患9处。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天马山国家森林公园入选中国森林养生基地,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1.2%以上。执法问责从严从快。严格环境准入,划定生态红线,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28件,行政处罚225万元,问责处理15人。

群众生活在共建共享中更加美好。我们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持续增加民生支出,加快补齐民生短板,以群众视角办好民生实事。全年完成民生支出11.56亿元,全面完成省“20件民生实事和市十件民生实事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巴中光正实验学校加快建设,区十二小陇桥校区建成投用,新建校舍3.5万平方米、公办幼儿园2所,新补充教师359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乡村卫生一体化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兑现乡村医生劳务报酬及退出补偿313万元。巴中市中医院成功创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日趋健全。建设城市书房3个、村史馆24个。《望红台·守望》获得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江姐》获得第22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集体节目金奖。民生保障更加充分。城镇新增就业7128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179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7%。新增养老床位200张,为7.05万名困难群众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73亿元,发放高龄老人补贴969万元、孤儿养育金231万元。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400余户。实施重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7个、排危除险工程25个,完成避险搬迁187户。社会治理更加有效。创新一站式报警服务,深化类案侦查机制改革,破案率同比上升10.5%,发案率同比下降18.5%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法律七进活动、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和信访积案清仓行动,侦破涉黑案件187件、刑事拘留216人,排查化解信访积案51,创建全国先进司法所1。建成综治中心60个,完成40个村雪亮工程建设。查处食品药品监管投诉举报案件480余件应对非洲猪瘟疫情,建立健全防控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扎实抓好冬季取暖等安全工作,生产安全事故同比下降61.5%创建省级安全社区1个。同时,国防、体育、双拥、统计、保密、气象、档案、史志、侨务、外事等工作取得新进步,工商联、科协、工会、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红十字、残疾人和慈善事业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政府建设在自我革新中持续强化。我们始终坚持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积极与政协开展民主协商,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1件、政协提案116件,满意率达100%。进一步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健全政府议事规则,强化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驰而不息纠正四风。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政府系统做到了目标同向、工作同频、行动同步,形成了勇于担当、开拓进取、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

这一年,在复杂形势和困难关口前,区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区人大、区政协有力监督、大力支持,全区上下同心同德、苦干实干,付出了超常的努力、作出了超常的牺牲。实践证明,巴州人民是敢于担当作为、勇于攻坚克难的,是能够扛住压力、打赢硬仗的!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向驻巴部队全体官兵,向松阳人民,以及关心支持巴州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这一年,我们的工作也有一些不足。特别是对照率先小康、绿色崛起的要求,我们经济总量还不大,产业层次总体不高,发展质效尚需提升,生态优势有待转化;对照平衡充分、美好生活的期盼,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安全监管还有漏洞,社会治理存在短板;对照服务效能、法治清廉的责任,一些干部服务意识有待提高,一些部门法治能力还有欠缺,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仍有发生。对于这些不足,我们将一项一项扎实改进、一步一步努力解决,绝不辜负全区人民的重托和期望。

 

2019年工作安排建议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2019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融入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和市委“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七大创建”为抓手,统筹抓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风险防控、民生改善等各项工作,推动经济发展更具活力、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加快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

2019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9.5%;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2.3%;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重点要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

打赢三大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关口。我们将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系统思维,针对突出问题,打好重点战役,努力将三大战役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持续防范重大风险。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控源头、抓细节、建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着力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加强债务风险管控,清理核查存量债务,严格控制新增债务,科学制定偿债计划。做大做强区属国有企业,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政府性项目建设。着力防范金融风险。严厉打击金融欺诈、恶意逃废债务、非法集资等违法活动。健全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机制,严密防控地方金融机构、民间借贷、互联网金融等风险。严格规范信贷管理,降低不良贷款率。着力防范安全稳定风险。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单四制和事前问责规定,坚决防范和遏制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燃气煤气等安全事故发生。做好非洲猪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严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紧盯重点领域,推动信访矛盾在法轨道上解决,切实抓好房地产市场、重大自然灾害等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持续开展回头看”“回头帮,确保高质量可持续脱贫,实现9个贫困村退出、4508名贫困人口脱贫。夯实脱贫基础。鼓励龙头企业实施扶贫项目,建立生产基地,以多种形式壮大集体经济,增加贫困家庭收入。贫困户重点在产业就业、基本保障上固本强基,全年就业技能、实用技术培训2人次以上;贫困村继续加强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全面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落实各项政策。精准实施动态调整,不漏一户一人。继续落实产业、就业、金融、教育、医疗等扶贫政策,实现低保兜底、养老保险代缴、特困供养、残疾人扶持、临时救助五个全覆盖压实帮扶责任。坚持扶上马、送一程,继续落实贫困村五个一、非贫困村三个一帮扶机制,做到每个贫困村有巩固提升方案、每个贫困户有稳定发展对策。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推动一批协作项目落地见效。做好凉山州普格县脱贫攻坚综合帮扶,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在建设中保护生态。加快确定三线一单,调整优化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的产业布局、产业规模和产业结构,坚决遏制产能过剩行业及高消耗、高污染行业发展。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扎实开展绿化全川九大行动,抓好绿色通道、园林绿化等生态林业项目建设,通过省级生态区验收。在治理中修复生态。加快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扎实开展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五大行动,加快推进南龛文化产业园生态景观等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完善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建设,推进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依法查处和严厉打击未批先建、超排漏排偷排等环境违法行为。在转型中彰显生态。积极开发一批绿色产品,建设一批绿色文化示范基地,创作一批绿色文化优秀作品,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面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评价考核体系。

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工作的主旋律最强音。我们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基础补短和产业提质,不断夯实发展基础,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全力争创县域经济强区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三网建设为重点,深入实施基础设施短板三年行动,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供给质量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路网。深入推进第三轮交通大会战,启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创建,开工建设G245(巴中金平)巴州段,建成S409(巴中坦溪)巴州段、梁永鼎山快速通道、巴城南阳农村旅游扶贫公路。改建清江大和等通乡公路2条,新(改)建建制村联网路、村内通组路27条,渡改公路桥1座,建成农村客运招呼站100个。加快构建现代水网。完成天星桥水库蓄水验收,全面竣工吴家河补水工程,开工建设青龙嘴水库,建设龙洞沟水库中型灌区渠系配套10.5公里新建饮水工程25处,解决4.3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信息网。实施电能替代工程,完成替代电量500万千瓦时。加快创建信息化强区,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和运用,实施宽带乡村工程,建成区级融媒体中心,在全市率先开通5G网络

提速发展特色农业。坚持区域化布局、集约化发展、品牌化推广,着力扩规模、延链条、创品牌,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做大产业规模。持续打造百里巴药产业长廊,中药材标准化种植5万亩,建成丹参良种繁育基地1,新建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厂2个,开工建设川东北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建成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3个。新增有机果蔬1.5万亩,改良低产果园1.5万亩,完成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推广3万亩。新建温氏生猪养殖单元20个,建成生态畜禽养殖场20个。做长产业链条。引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20个,新建农业观光园2个、休闲农庄2个。加强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组建自己的研发机构,引进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15家。推广林药”“果药”“粮药等套作模式,依托曾口西部中药博览园、鼎山花海桑甜,打造集医疗、康、休闲、膳食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做优产业品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5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0名、农民职业经理人60名。精心策划、包装、营销巴州丹参”“巴州白芍”“巴州黄精”“巴州白蜡等道地药材,争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三品一标”5个。  

提档发展新型工业。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围绕五个100”目标,聚焦三大产业,推进五大工程,实现工业增加值30亿元以上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完善巴州工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启动污水处理厂建设,建成工业大道B段环湖道路。妥善处理秦巴现代高科中医药产业园、光辉小微企业创业园遗留问题,积极引导企业入园发展。培育壮大工业企业。对接全省“51”现代产业政策体系,支持成长型企业做大做强,推动苗子企业快速成长,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培育特色食品饮料企业4家,竣工投产机械电子企业1家。引导企业技改扩能和产品创新,争创四川名牌产品2个,新增专利授权5件。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合美牧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雄茂能源技改扩能等5个项目开工建设,四川思广益、巴山天露等4个项目竣工投产,宏源农林核桃项目完成厂房和办公楼主体建设。

提质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争创服务业强区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产业。推广互联网+商贸+物流的现代智慧商贸模式,盘兴物流园建成仓储市场2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冷链市场及加气站。依托全国布点的中药材物流基地项目,加快建设川东北(巴中)中药材物流基地规范建立专业市场和交易网点,形成基地+仓储物流中药材产业链。突破发展康养旅游产业。以创建天府旅游名区为抓手,依托现有旅游节点、景区景点,全力打造四大主题乡村旅游带。以康体养生、休闲度假为主题,连片打造山水化湖天马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康养示范带;以祈福养心、禅意养生为主题,连片打造莲花山青包山阴灵山静修禅养示范带;以滨水风情、名人文化为主题,连片打造南龛文化产业园三江晏阳初故里小镇滨水游养示范带;以医药养生、药旅融合为主题,连片打造清江秦巴药博园曾口西部中药博览食医养示范带创新发展金融服务产业。优化城乡金融网点布局,规范发展小额信贷、融资担保等金融机构,积极促进银政企对接,不断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扩大保险覆盖面,全面发展扶贫小额人身保险、农村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等农业保险。

三、积极培育消费市场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我们将从供需两端发力,全面营造良好消费环境,让消费真正成为稳增长的压舱石

提升城市消费。围绕居民吃穿用住行和服务消费升级方向,努力形成消费新增长点。以江南街心花园、江北巴人广场为心,以容邦国际、中交王府景、柳津桥国际城等商业综合体为支撑,着力构建巴城“2+N”商圈体系。完成莲花街、书院街等特色街区打造,推动草坝街、祠堂街、麻柳湾街等传统商业街区转型升级,深化巴中枣林鱼餐饮品牌建设,打造巴中枣林鱼加盟店、直营店10家。大力发展便利店、社区果蔬店等社区商业,鼓励建设社区生活综合服务中心,促进社区生活服务集聚式发展,着力打造一刻钟社区服务圈

扩大农村消费。稳步提高农村消费便利化水平,提升农村居民消费品质,降低农村消费成本。完善农村便民服务,加快推进集镇农贸市场改造,有序建设农村便民生活服务中心,完善传统零售网点拓展代收代缴、代买代卖等便民服务功能。加快特色商贸小镇建设,规划建设一批乡镇商业特色街、专业市场、农贸市场。加快农村电商网点、物流站点建设,打造农产品上行供应链体系,发展集约化物流配送,促进农村流通降本增效。推动农产品与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四川扶贫商标企业、巴食巴适品牌企业等对接,实现农产品进城

发展服务消费。努力增加服务供给,持续提升传统消费,大力培育新兴消费,不断激发潜在消费。深度挖掘巴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元素,推动文化资源与创意设计、旅游等跨界融合,个性化打造一批精品巴山民宿,高品质建设一批旅游店。支持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建设老年病科、增设医养结合病房,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开展巴州名菜”“巴州名小吃评选,举办迎春购物月等消费主题月活动,推动全市商流、人流、物流向巴城集聚。

四、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也是最大的内需所在。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核心,以提升城镇化水平和建设美丽乡村为重点,努力把城市做优、集镇做特、农村做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建设魅力巴城。围绕现代森林公园城市定位,启动魁星楼等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新桥、檬子河片区棚户区改造完成南池市场旧房拆除,完成后河加气站、钢质气瓶检测站搬迁,持续推进工业企业退城入园。完成南池河、李家堰黑臭水体治理,推进檬子河黑臭水体治理,新(改)建城区老旧雨污管网10公里整治背街小巷25条,改造农贸市场6个,新建城市广场2个,新增公共绿地2万平方米(改)建公厕5个。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深入开展城市乱象整治行动、文明城市提升行动,加大乱停乱放、占道经营、游商摊贩等整治力度,不断提高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服务质量。

打造特色集镇。按照基础可行、特色鲜明、辐射有力原则,深化一批特色集镇建设。启动清江镇区域副中心规划建设,修编《清江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落实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规划布局。优化巴万高速公路出入口到清江及周边乡镇路网,开展兴文到清江快速通道前期工作,启动清江场镇道路黑化建设,不断完善供电、通讯、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持续推进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建设,化成镇加快山水生态特色小镇建设,水宁寺镇启动仙女谷龙吼山景区打造,曾口镇启动防洪堤和环镇道路建设,平梁镇加快莲花山山地运动公园建设,寺岭镇完成天马山森林温泉酒店修缮及环境整治,三江镇加快推进晏阳初故里小镇建设,鼎山镇完成南大街道路延伸项目。其他集镇同步推进场镇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生活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等基础建设项目。争创省级特色小镇1个。

加快乡村振兴。按照五个振兴路径,以建设国家新农村建设综合标准化示范区为契机,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开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貌整治和厕所革命四大行动。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巩固猕猴桃、食用菌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省、市星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各1个。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乡村。创建省级四好村”15个、市级四好村”40个,建设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2个。

五、努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开放是最大的机遇。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改革意识,坚定创新思维,保持开放态势,不断进取,勇于探索,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更深层次推进改革。坚持用改革视角发现问题,用改革思维分析问题,用改革精神解决问题,不断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21项改革试点任务,巩固土地确权成果,完善土地流转程序,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建设。培育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集体经济组织15个。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动态调整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推动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确保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比例达90%以上。深化证照分离”“照后减证等改革,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多评合一、并联审批、线上全程电子化登记。推行五联合容缺受理服务机制,鼓励支持各类资本进入中介服务领域。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区属国有企业转型发展,城集团公司、产集团公司正式营运,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目标管理和债务管控,提升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步推进扩权强镇、财税金融等改革事项。

更大力度激励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融合发展的创新体系。强化政策引导。认真落实中央结构性减税政策,严格执行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目录清单制度,全面落实省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16条措施和推进返乡下乡创业22条措施,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科技示范。开展科普宣传月、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引进推广10项科技成果,高新技术总产值达到8亿元以上,科技成果转化产值达到2亿元以上。强化金融支撑。以企业为主体推动市场融资,通过政策性贷款与发行债券、中长期票据等相结合的方式融资,为创新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推动财政资金由直接投间接引转变,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升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支持创新实体企业发展。

更宽领域扩大开放。按照热情招商、紧追洽谈、审慎签约、全力落实”16字要求,全面提升开放合作水平。精准招商方式。聚焦成渝西、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务实开展小分队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充分利用招商引资奖励政策,积极探索委托招商、中介招商等专业招商方式。积极参加中国西部(四川)国际投资大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重大活动,争取更多资金、项目、技术、人才落户巴州,年内到位招引资金95亿元以上。精细包装项目。围绕国家政策走势,立足区域发展定位,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委托专业公司策划编制,包装储备建设条件成熟、预期效益好、产业关联度大、具有长远发展前景的项目50个以上精心跟踪服务。建立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全程跟踪,专人服务,对项目洽谈、签约、注册、开工、建设、投产全过程实行一对一”“保姆式跟踪服务,严肃查处影响营商环境的行为,确保项目引得来、留得住、能赚钱

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聚焦政策、企业、环境深度发力,支持引导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推动政策落地落实。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中央“6个方面、省“20、市“10政策措施,出台促进全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具体办法,落实减税降费、融资支撑、人才培育等方面政策,着力破解准入难”“融资难”“创新难”“降成本难”“引才聚才难等问题。全面开展政府奖励扶持政策动态清理,做好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废、改、立工作。建设全区民营企业政策信息发布平台,强化政策宣传解读力度,扩大政策知晓面、覆盖面。健全政策落实跟踪督促机制,完善督查、考核、通报、约谈制度,坚决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支持企业健康发展。按照五个一批要求,支持民营企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新认定科技型民营企业15家以上。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培育小巨人”“成长型中小企业20家,培育两化融合示范企业5家。鼓励支持现有民营企业通过资产收购、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支持大型民营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联合重组。培育新时期企业家精神,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全面提升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走可持续的现代企业道路。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建立政商交往负面清单,严格规范政商交往行为,积极构建”“政商关系。支持成立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建立区级领导干部联系协会商会工作制度民营企业评议政府部门工作机制。强化民营企业产权保护和激励,全面清理整治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财产权、自主经营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破除歧视性限制和隐形障碍,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保障不同所有制企业在资质许可、政府采购、科技项目、标准制定等方面待遇公平。引导企业家坚守正道、依法经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让守法诚信成为企业最好的名片。

七、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巴中光正实验学校(一期)建成投用,区四小分校和津桥湖幼儿园等项目加快建设。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资助政策,确保无一名学生因贫失学。开展教育三乱、幼儿园小学化、校园安全专项治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年内补充教师360名。实施健康巴州2030”行动纲要,加快区人民医院回风院区住院楼、区妇幼保健院大溪口院区业务楼、区二人民医院老年病院区项目建设;开展乡镇卫生院达标建设,积极推进清江、曾口、鼎山3家中心卫生院创建二级乙等医院。巩固全国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争创一批国家和省级卫生单位、乡镇(村)。深入实施文化繁荣二十大工程,组织开展三下乡”“文化进万家”“书香巴中·耕读传家等活动,免费放映公益电影4800场次。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打造全民健身绿道5条,建设乡镇足球场3个。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通过发展民营经济、开发公益岗位、鼓励创新创业等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新增城镇就业人口5200新建公租房200套,发放租赁补贴1500户。建立服务供给、需求评估、服务保障、政策支撑、行业监管五位一体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新增养老床位200张,发放高龄老人补贴969万元。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五大社会保险覆盖102.5万人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7%以上。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保障妇女和儿童合法权益。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化民兵调整改革。推动民族宗教、防震减灾、双拥共建、老龄慈善、退役军人、物价、残疾人、红十字等工作共同进步、协调发展。

全面加强社会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推动城郊天网升级,农村雪亮工程实现全覆盖。健全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强化应急预案演练,不断提升突发事件处置实战能力。加快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全面实施七五普法,深入开展法律七进,积极营造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氛围。深化城市网格化管理和扁平化服务,深入推行“1+2+N”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健全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探索实行一长四员农村聚居点管理模式。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时代、新征程,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新要求。我们将以政治引领发展,以规矩规范作为,以高效促进落实,以廉洁树好形象,坚持不懈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讲政治,始终忠诚作为。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决肃清周永康流毒和蒲波严重违纪违法案恶劣影响。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定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重规矩,始终依法作为。认真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深入开展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管理办法》《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机制,不断提高项目实施的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意见,坚持把政府工作置于依法规范的轨道之上和人民群众的广泛监督之下。
    转作风,始终高效作为。大力发扬务实作风,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从政策研究到项目策划、争取支持、推进建设,都力求最简的程序、最实的作风。凡是区委、区政府决定的事项,都要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机制,逐一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细化包保责任、节点要求。健全正向激励、容错纠错、考核评价、关心关爱等机制,着力破解精神不振、执行不力、忙乱无绪等现象,激励干部勇挑重担、大胆作为。
    守底线,始终清廉作为。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市委市政府九项规定和区委区政府十项规定,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持续培育精文简会、务实调研、亲力亲为、立说立行等新风。抓好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依法从严开展审计,管好用好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和国有资产。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行政审批等重点领、关键岗位和重要环节监管,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大力营造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各位代表,使命呼唤担当,实干成就未来。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苦干实干,为加快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和说明

 

1.“十免四补助”:对贫困人口就诊免收一般诊疗费、院内会诊费,免费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项目,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和抗结核一线药物治疗,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健康服务、巡回医疗服务,免费药物治疗包虫病患者,免费提供基本医保个人缴费,免费实施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对手术治疗包虫病患者、符合治疗救助条件的晚期血吸虫病人、重症大骨节病贫困患者以及进行手术、康复训练和辅具适配的0-6岁贫困残疾儿童给予对症治疗补助。

2.“三免一补”: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免作业本费,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

3.“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4.“百镇建设行动”:四川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财力和政策承载能力,每年遴选100个小城镇重点培育,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工作实施的试点行动。

5.“1+3+N”乡村治理:1个党总支、3类功能型党支部、N个村民自治组织为构架的村级治理模式。

6.“厕所革命”: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决策部署,20179月省政府出台《四川省厕所革命实施方案(2017-2020年)》,提出创新厕所管理机制,完善厕所规划,实施厕所新改建提升工程,着力解决厕所数量不足、卫生较差、布局不合理、管理缺失等问题,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7.“三化”转型:即国有企业实体化、产业化、市场化。

8.“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9.“互联网+政务服务”: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在政务服务工作中,减少信息传递的资金、人力、时间成本,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10.“最多跑一次”: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办理一件事,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从提出申请到收到办理结果全程只需一次上门或者零上门。

11.“三办”改革: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

12.“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的发展战略。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指推进成都主干引领带动,环成都经济圈和川南、川东北、攀西经济区多支竞相发展,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指突出南向、提升东向、深化西向、扩大北向,推进以立体交通为重点的开放大通道建设,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形成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

13.“七大创建”: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全省县域经济强区、工业强区、服务业强区、信息化强区、天府旅游名区、四好农村路示范区。

14.“一单四制”:一单指重大事故隐患清单,四制指交办制、台账制、销号制、通报制。

15.贫困村“五个一”:每个贫困村一名挂联领导、一个帮扶部门、一个驻村工作队、一名第一书记、一名农技人员。

16.非贫困村“三个一”:非贫困村每村选派一名第一书记、一个农业技术巡回帮扶小组、一名帮扶干部。

17.“三线一单”: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手段,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

18.“绿化全川九大行动”:重点工程造林行动、长江廊道造林行动、森林质量提升行动、草原生态修复行动、荒漠生态治理行动、森林城市建设行动、绿色家园建设行动、多彩通道建设行动、生态成果保护行动。

19.污染防治“八大战役”: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攻坚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战。

20.河(湖)长制“五大行动”:控源治污行动、打非禁采行动、守河护岸行动、保洁净水行动、宣传教育行动。

21.“六大生态修复工程”:津桥湖城市基础设施及生态恢复项目、莲花山山地运动公园、水宁寺河道治理、化成山水生态特色小镇、天马山森林康养度假区、南龛文化产业园生态景观工程。

22.“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23.电能替代:在能源消费上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推广应用电锅炉、电采暖、电动交通等,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4.“五个100”:工业增加值总量达到100亿元,巴州工业园建成100亿级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100家,培育创新型企业家100名,工业行业国家专利突破100件以上。

25.“五大工程”:产业壮大工程、企业培育工程、园区集聚工程、创新驱动工程、要素保障工程。

26.“5+1”现代产业: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5”指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万亿级支柱产业,“1”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27.“五个振兴”: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28.“证照分离”: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相对脱钩,形成商事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相互分离、各自独立的证明体系。

29.“照后减证”:市场主体取得营业执照后,对涉及行政审批事项的能取消审批的予以取消,有些可改为备案、告知承诺;对暂时不具备条件取消的,通过多证合一等方式优化服务。

30.“多评合一”:是指为便于项目单位办理建设项目许可审批所需中介服务,充分发挥政务服务中心政务资源集聚优势,优化评估和审批流程,实现一窗受理咨询、一表确定类别、一网选取中介、一厅同步评审的中介服务和行政审批管理新方式。

31.“五联合”和“容缺受理”服务机制:五联合即联合告知、联合现场踏勘、联合集中审查、联合上门服务、联合竣工验收。容缺受理是指对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但次要条件或申请材料欠缺的政务服务事项,经过申请人作出相应承诺后,政务服务单位先予受理,当场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材料、时限和超期补正处理办法,并进行审查,在申请人补正全部材料后,在承诺办结时限内及时出具办理结果意见,颁发相关批文、证照的制度。

32.“小巨人”:业绩良好、极具发展潜力和培育价值,并处于成长初期的小企业。

33.文化繁荣“二十大工程”:即文化保护传承、文化名片创建、文化繁荣精品、巴人巴风巴俗荟萃、巴文化名家精英、精品剧目进巴中文化惠民、地方戏剧曲艺保护传承、古籍和地方文献保护研究利用、最美人文古镇(村落)创建、武术文化传承发展、传统书画传承发展、传统节日振兴、革命文化传承弘扬、传统技艺振兴发展、中药文化传承发展、巴中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中华老字号和四川老字号保护发展、文化经典诵读、村史馆(农耕文化博物馆)建设工程。

34.“1+2+N”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在每个城市社区,由1名正式民警、2名辅警、多名其他执法人员组成的城市环境秩序管理联合执法队伍。

35.“一长四员”:即设立物业管理协会会长和卫生保洁员、绿化管理员、水电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各1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