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巴州区人民政府 > 规划计划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巴中市巴州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2024-03-19 10:58 来源: 巴中市巴州区发展和改革局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以及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高效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经济发展保持了多重压力下的恢复态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统筹推进,“四区共建”取得新成效,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2023年计划执行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1%。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4%。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6%。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7%。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总体看来,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回升,较好完成了区第二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巴州区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运行监测排位中由一季度的156位提升至三季度的117位,提升39个位次,增幅全市最高。

(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全力以赴提质效保增长,经济大盘稳中有进。稳增长政策落实落地。紧盯市委“两务必一确保”目标要求,将经济运行纳入全区重点工作“月调度”会议,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听汇报、解难题、勤安排。出台《巴州区贯彻落实〈四川省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责任分工表》等稳增长文件。全年累计减税降费8亿元,惠及3176户市场主体。公开发布38项“免申即享”政策清单,通过“免申即享”平台落实财政补贴资金300余万元,推动政策措施直达快享。上争支持成效显著。紧盯中省预算内资金、政府专项债项目,争取到位各类补助资金、债券资金41.3亿元。申报新增国债项目51个,总投资61.9亿元,新增国债需求44.9亿元。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恢复。全区净增“四上”企业41家,新注册各类市场经营主体7801户,同比增长14.4%。举办“金融助发展、携手赢未来”银企对接活动,推动233家民营企业实现“政担合作”贷款融资2.3亿元。

2.持之以恒抓项目强支撑,投资基础愈发牢固。贯彻落实“双年行动”,强化“项目为王”理念。项目储备取得新进展。全年谋划储备项目598个、总投资552亿元,转化开工项目310个,转化开工率70.6%。在建项目超时序。逗硬落实“红黑榜评选”“区级领导挂联”等推进机制,234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2亿元,超年度计划22.2亿元、13.9个百分点。许家岭加油加气充电检测站、南部粮油现代农业产业园等8个项目评为全市红榜项目。投资运行支撑有力。充分发挥投资专班作用,坚持分区、分类、分层研究推动项目入库、联网直报,对全区在建、拟建项目拉网式摸排,指导部门、乡镇完善项目入库资料,全年新增固投项目入库111个、总投资116亿元。

3.多向发力优结构促转型,产业发展加速升级。紧扣全市“1+3”主导产业布局,推动“1+1”产业振兴发展。生态农业提质增效。启动三江—光辉—大茅坪一梁永巴河沿线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开展“百千万”示范行动,建成区有万亩示范带3个、镇有千亩示范片20个、村有百亩示范点254个,全区示范面达18万亩。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8.05万亩,全年完成粮食播面91万亩,粮食产量34.5万吨。持续推进鼎山镇首市村1.7万头肉牛标准化育肥场项目,新建肉牛规模养殖场30个,全区现有规模肉牛养殖场198家。绿色工业加快发展。聚焦食品医药主导产业,巴州工业园新建标准化厂房14.6万平方米,同步完善配套设施2万平方米。新签约蜀道集团工业气体及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等工业项目35个,LED显示屏、义乌—巴州东西部协作产业园、移动电源等10个项目开工建设,麦嘉中央厨房、高显科技、国喜农牧等16个项目竣工投用。新培育国喜农牧、映天红农业等规上工业企业7家。循环经济企业孵化园获评“全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曾口化工园已通过省级部门综合审查,老廖家获评全市唯一省级绿色工厂。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围绕餐饮、零售、汽车、家电等重点领域,发放“幸福巴州·巴适消费”消费券716万元,带动消费10亿元。大力开展“十大促销活动”,举办春季购物博览会、第22届汽车博览会等主题活动,支持容邦万达、王府井购物中心、大型商超开展各种促销活动35场次。文旅康养产业提质增量。巴城记忆文创产业园、巴山夜语、城市江南中轴线等12个重点文旅项目加快推进,青包山农旅融合示范园正式投用,城郊旅游环线天星湖—苏山坪段建成通车。举办天马山避暑季、三江水乡龙舟汇、化湖露营节等旅游促销活动20场次。巴州区入列“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县域旅游发展监测强区”,天马山镇入选“第三批天府旅游名镇”。

4.同步推进建城市兴农村,城乡融合步伐加快。以“三区同建”为重要抓手,全面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精准帮扶监测户681户,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高质量通过东西部协作、脱贫攻坚后评估和乡村振兴现场实绩考核。区委主要领导在首届中国乡村振兴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17个,新(改)建农村户厕4570户,创建市级美丽乡村7个,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15个东西部协作项目全面完成,来料加工经验做法得到浙川两省政府主要领导现场肯定。城镇建设有序推进。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加快城市更新,补齐市政基础设施短板,完成巴州大道、长寿路雨水管网和后坝福音堂片区、柳津国际城片区、雍景湾片区雨污管网改造,城市道路排水问题有效缓解。三号桥人行天桥、杨家坝首末公交站、七小人行道建成投用。新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26个,建成充电桩数113个。S222鼎山至凤溪、S303鼎山至大罗、X066清江至白庙有序推进,新(改)建农村公路260公里,巴州区入列“省第三批交通强县试点”。完成桂花街、后河等片区85个老旧小区改造,增设既有住宅电梯120部。化成镇成功创建“省级百强中心镇”。

5.凝心聚力推改革扩开放,发展动能不断增强。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开展。推进“政经分离”改革,全面运行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服务平台,全区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4900万元,培育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2个、5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15个。扎实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改革试点,巴州区成为全国3个试点县区之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制定出台《巴中市巴州区2023年度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年”工作方案》,扎实开展“三化三减三清,双不双护双评”行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91个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增设“无差别综合窗口”6个,可办事项增至401项。通过企业合理合法诉求大起底工作,解决企业诉求149条,化解率100%。创新主体加快培育。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创新企业4家,备案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8家。引进转化科技成果10项,7家企业获“天府科创贷”1815万元,5个项目纳入市级科技计划“揭榜挂帅”项目榜单。新增“巴山优才培育计划”创业领军人才3名、创新创业团队2个。正大科技被评为“全省科技创新领军企业”。开放合作稳步推进。参加中国(川渝)预制菜产业大会、巴人文化艺术节、西博会、杭州(巴中)制造业推介会等省市级重大平台活动7场次,筹办“绿色工业·奋进巴州”等专题推介4次,借助巴商回家、东西部协作等契机,新签约落地LED显示屏、移动电源等项目50个,总投资190亿元,到位资金63亿元。

6.用心用情惠民生促和谐,人民福祉显著提升。省定“30件民生实事”、市自选“10件民生实事”和区人大代表票决“10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公共服务不断优化。投用白云台实验学校,完成鼎山小学分校、区七小、枣林小学教学楼改(扩)建,教育园区(一期)加快推进,新增学位5830个。巴中二中创建为省级示范性高中。成立区疾病预防控制局,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顺利通过复审,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依托鼎山中心卫生院建设区域医疗次中心1家,建成市级重点专科2个,区级重点专科6个。新增普惠性托位500个。社会保障托稳兜实。动态监测重点人员参保状态,城乡居民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8%以上。全年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资金近2亿元,惠及困难群众8万余人。低保、特困救助保障标准从252元、160元提高至342元、195元,全年保障扩围5835人。就业创业更加充分。全区城镇新增就业6493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837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733人、脱贫人口就业33060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推荐创业担保贷款6170万元,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300余人次。巴州区连续三年被省委、省政府表扬为“全省去冬今春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先进单位”。

7.坚定有力防风险守底线,安全基础持续夯实。生态安全守住守牢。手傍岩、金碑2个国控断面和徐家河省控断面水质达标,53个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扎实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自查发现问题整改,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全年空气优良天数340天、优良率93.2%,连续7年守住“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金字招牌。风险化解有效有力。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坚决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全力做好防汛减灾、地灾防治、信访维稳、森林防灭火等底线工作,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连续10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探索“四个一批”化债措施,有力有序推动政府债务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等级由“红色”降为“橙色”。基层治理走深走实。佛江社区创新打造“智慧佛江”五色智能系统,广受居民好评。成功创建道德银行市级示范点位19个,严格实行农村宴席举办申报备案制度,劝导“简办不办”941户。全区村规民约(居民公约)100%覆盖,巴州区玉堂街道苏山村、天马山镇狮子寨村村规民约被评为全市优秀“十佳”村规民约。

过去一年,通过全区奋力拼搏、努力追赶,经济实现加快回补、恢复回升,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经济总量偏小;经济企稳回升基础还不够牢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瓶颈;工业制造业发展不足、创新能力还不够强;重点领域基础设施配套不足;防风险、保安全、守底线还需加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加快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任重道远;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幼、养老、住房等方面还面临不少困难。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突出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4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总基调,落实市委“两主三基、四向发力”工作思路,坚定“四区共建”“三个巴州”发展路径,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锚定全年目标任务,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二)202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2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我们既考虑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总基调,又注重契合省、市目标的设定,同时,也体现了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的总思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

1.突出重大项目建设,提振经济发展能力。

扎实抓好项目储备。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工程、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超前研究谋划支撑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全年新增储备项目510个以上、总投资1700亿元以上,转化开工率超50%,形成项目储备机制和滚动实施的良性循环。精准对接国省重大战略,围绕政策投向,积极向上对接争取,力争全年争取上级资金不少于45亿元。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继续落实“两集中一交账一挂包”“红黑榜警示”机制,坚持项目工作联席会议和重点项目区级领导挂联等制度,确保127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90亿元以上。认真抓好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执行进度,持续提高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资完成率、资金支付率,充分发挥中央、省投资项目投资效益。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项目入库”专班职能职责,全面梳理摸排区域内在建、拟建项目,扎实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完善前期手续办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全力做大投资规模,保持投资强度,确保年内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入库160亿元以上。

2.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实体经济。

稳步推进现代农业。深入实施农业优势大品种计划,建成首市村肉牛良种繁育生产基地,新建肉牛规模养殖场20个。抓好非洲猪瘟、稻飞虱等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全年生猪出栏55万头。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面推行“田长制”,建设高标准农田4.9万亩,完成全年粮食播面90万亩以上,总产34万吨以上。新建市星级现代粮油园区1个,持续推进光辉—三江—大茅坪—梁永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提升南部粮油园区建设和中药材园区建设。

加速发展绿色工业。坚定实施“工业兴区制造强区”战略,聚焦食品医药、能源化工、智能制造、家居建材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巴州工业园、循环经济企业孵化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完善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储备重点工业项目54个,总投资116.8亿元,开工建设蜀道集团工业气体及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国药太极集团巴中产业园等项目12个,加快推进风电项目和抽水蓄能、光伏前期工作。加快曾口—金堂化工园区曾口区块建设。做好“个转企”“小升规”“规升巨”企业培育工作,力争培育规上工业企业10家和年产值超1亿元企业3家。

提质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消费促进提质年”行动,持续围绕建设川陕渝结合部现代商贸物流集聚区,加快推动蜀道巴中现代物流园、巴中盘兴汽车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建成投运凤凰国际大型商贸综合体,持续提升王府井购物中心、容邦万达等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提档升级消费载体。强化义巴物流专线运营,加快“蜀通巴达”智慧物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促进物流降本增效。紧盯五一、中秋、国庆等节日消费特点,依托王府井、世纪隆超市等大型商超,围绕餐饮、零售、家居家电等重点消费领域,支持举办各类促销活动,进一步引导消费转型、培育消费热点。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限上商贸企业20家以上,争创省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快“百里花廊·云上青山”农旅融合示范园建设,举办天马山避暑季等旅游促销活动,全力打造消费新热点,全年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实现双增长。

3.全力统筹城乡建设,推动城乡深度融合。

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加快实施魁星楼广场及地下综合商业街区建设等一批城市更新项目,提高中心城区的人口吸引力和集聚力。深入开展城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计划,重点抓好老旧小区改造、雨污管网改造,完善智慧停车场、5G基站、加油加气站及充电桩等功能配套,力争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8个,增设既有住宅电梯75部,改造燃气管网15公里、雨污水及供水管网20公里。有序推进莲山湖片区高质量发展,有效疏解主城区功能。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壮大现代农业园区,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快G245巴州段、S222鼎山至凤溪、S303鼎山至大罗、X066清江至白庙道路建设,力争获得“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提名。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整村推进16个村厕所革命,全年新改建农村户厕3680户,扩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全面完成乡镇污水处理监管平台建设,确保乡镇污水处理站正常运行、污水达标排放。创建乡村振兴省级先进乡镇1个,省、市级示范村各5个。

持续优化生态环境。紧盯中央、省环保督察和长江经济带自查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常态化开展“回头看”,防止整改问题反弹。持续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大气污染防治等专项整治工作,持续做好南池河、李家堰、檬子河3条黑臭水体的长效管护工作,巴河巴城段污水直排口整治,实现沿河污水直排口清零,确保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完成“碳达峰”“碳中和”年度目标任务。

4.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挖掘发展潜力。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进农村改革,巩固“全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区”创建成果,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力争全区集体经济收入增长10%,村均达到16.5万元以上。深化“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一网通办”“掌上办”,规范优化“首违不罚”清单,推动退税降费等各类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切实降低企业成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继续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运用。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开展研发投入提升攻坚、创新型企业培育壮大、科普赋能等“三大”科技行动,保持R&D经费投入强度稳定增长,转化科技成果10项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亿元。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总量突破30家,备案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0家以上,创建省、市创新平台4家以上,力争实现瞪羚企业“零突破”。

强化对外开放力度。扎实推动川东北经济区和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持续深化义巴东西部协作和省经信厅对口帮扶,推动合作事项落地落实。立足文旅康养、商贸物流、生物医药、白酒及食品饮料、化工及新能源新材料5条产业链,围绕“资源开发转化、承接产业转移、以市场换产业、巴商回家发展”四条路径,精准对接长三角、京津冀、成渝西、珠三角等产业转移重点区域企业,依托西洽会、西博会、秦巴农洽会、巴人文化艺术节等平台,持续加强项目签约对接,全年招引项目落地40个,到位资金70亿元以上。

5.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增进人民福祉。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实施水宁寺小学教师周转房项目,改(扩)建巴师附小、区十一小综合楼,加快推进巴州教育园区(一期)项目,有效缓解主城区学校“大班额”压力。启动巴中高级技工学校创建工作。积极推进健康巴州建设,加快区妇幼保健院大溪口院区住院楼建设,发挥市中医院龙头作用,打造一批名医、名科、名院,争创省级重点专科3个、市级重点专科2个。推动中医药与养生、养老、旅游深度融合,积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健康四川示范区。加强文物、非遗传承保护。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文化下乡”等群众性文化惠民活动120场次,打造一批文艺精品。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认真办好省市区民生事项和区人大代表票决民生事项,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等民生问题。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认真落实收入保障计划,确保城镇新增就业5400人以上。统筹做好基本生活救助制度与专项救助制度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大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建成鼎山百寿康养护中心,重点关注“一老一小”、残疾人、特困对象等特殊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和关爱服务工作,新增普惠性托位700个,坚决守住民生底线。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着力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推进法治示范创建活动。常态化扫黑除恶,依法严厉打击贩毒、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抓好政府债务、国企债务、隐性债务风险防控,确保各类债务在规定限额、可控范围之内。抓实安全生产、防汛减灾、森林防灭火、人工影响天气、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坚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