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巴州区人民政府对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第15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1-08-16 15:38信息来源:区政府办 【字体:  

巴州府函〔2021〕111号  

 

陈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实施戏曲振兴工程,加强巴州川剧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第15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振兴川剧,人才是根本。加强人才培养,建立正常的人才流通渠道和充满活力的新陈代谢机制,促进川剧艺术专业队伍的年轻化,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川剧队伍,是振兴川剧的基础工程。近年来,我区以实施地方戏剧曲艺保护传承工程为抓手,积极组织开展地方戏曲剧种人才普查,组织开展了地方戏曲传承普及系列活动,成功创建了“中国曲艺之乡”,建立了巴渠河川剧体验基地,提升创排了《悠悠万民心》《新官上任》《大劈棺》《江姐》《帝王珠》等一批川剧经典剧目,培养了杨娜、肖秋、张新艳等优秀川剧人才,深入实施了戏曲进校园、戏曲进乡村等活动,有力推动了川剧艺术保护传承。围绕川剧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文化人才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

巴州区根据工作需要,充实和调整了巴州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和强化了人才工作组织领导,统筹规划文化人才工作的职能;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人事牵头抓总,各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责、协调配合、有效运转的人才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明晰了文广旅系统在人才工作整体格局的定位与作用发挥。在川剧人才队伍建设上,研究制定了人才引进计划,进一步完善了多途径灵活的用人形式,构建规范有序的人才使用机制。

二、文化人才培育工程进一步夯实

一是实施文化人才招引工程。针对文艺人才青黄不接、戏曲人才奇缺的问题,大力开展专业人才招引活动,统筹面向社会招引一批具有专业特长、业务素质高、甘于奉献的优秀人才,打造一支“能说能唱、能歌善舞、能文能武”的文化艺术队伍。二是实施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大力支持民间乡土文化队伍建设,培育川剧文化传人。定期对乡土文化人才进行培养,引导鼓励他们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三是实施文化人才培训工程。健全完善文化人才培训机制,加大对戏曲专业人才培训力度。对文艺骨干、乡村文化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形成一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文化艺术人才梯队,接力奋斗肩负起全区文化振兴发展的使命。

三、文化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营造良好的环境是吸引凝聚文化人才的关键要素,结合地区实际和戏曲专业人员特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发力。一是突出放权松绑。积极向用人主体放权,鼓励用人单位自主选才、自主用才,争取增加岗位编制,充分激发用人主体活力;二是完善激励机制。给予专业人才良好的学习培训、参演参赛,甚至出国交流机会,提升技能本领;三是创新服务方式。对不在编的文化人才,有效利用“三区计划”等政策,为人才提供待遇保障,切实解决人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抓好川剧作品创作。依托四川省青年川剧比赛活动,支持区川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复排创作地方传统川剧。结合现代流行元素,创编新型川剧,不断推出反映时代精神、家国情怀、社会变迁的川剧作品。

二是深入开展戏曲进乡村(校园)活动。以“送文化下乡”为契机,组织四川扬琴《守望》、四川清音《竹颂》、川剧《变脸》等优秀节目,深入开展戏曲进乡村、进学校等活动。实施川剧和巴中地方戏曲名家收徒传艺计划,邀请巴渠河川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传授代表剧目,进行示范教学,培养一批学川剧、爱川剧、唱川剧的传习者。

三是加强戏曲艺术普及宣传。大力实施“精品剧目进巴中”文化惠民活动,常态抓好以“周末剧场”为主要内容川剧惠民活动的同时,引进川剧《草鞋县令》《绣襦记》等一批戏曲类剧目,使高雅艺术普及成为群众文化消费习惯;鼓励市川剧协会、巴渠河川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表演团体在中小学校、文化馆(站)等地建立教学传习点。利用互联网、APP、微信、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加强地方戏曲宣传推介,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参与到戏曲艺术中,扩大戏曲在基层群众中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四是做好戏曲人才招引培养。以实施“巴山优才千人培育工程”为抓手,以全市招引文艺人才为契机,配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编办,组织引进急需紧缺的戏曲人才;大力支持区川剧传承中心与四川音乐学院、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省川剧院等院校交流合作,开展人才“上挂下派”活动;以文艺院团改革为契机,做好区川剧保护传承中心改革工作。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关心,欢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巴中市巴州区人民政府

2021年8月16日

 

(联系人:高大鸿;联系电话:13881687922)

编辑:王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